[实用新型]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696.4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6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升;廖彬强;王国来;黄盛超;张智华;李蹊;吴蓉;刘汉国;赵伟新;方润祥;刘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G2/00 | 分类号: | H01G2/00;H01R4/6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230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电容器 电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的放电装置,具体涉及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棒。
背景技术
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是变电运行中很基本、常见的一项操作,一般是在对电容器组进行维修或试验时,要求对停电电容器组通过传统放电棒进行逐个多次的对地短路放电,从保证电容器组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框架式电容器组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根据框架式电容器组的双星形接法,各层中由多个电容器组成一组,每组各个电容器的其中一极通常通过编制母线串接起来,以便于电容器的安装、拆卸。而传统的放电棒包括手柄1及铰接于手柄一端的放电导体2,放电导体2通过接地3线接地。工作人员需举起放电棒,使放电导体2分别接触各电容器的两极,实现电容器放电。这种传统的放电棒具有如下缺陷:(1)放电导体2为导电金属材料,呈长条状,使得整个放电棒比较笨重,如果一一对框架式电容器组上的100多个电容器进行放电操作将很费力,且放电导体2需分别接触电容器的两极,短接电容器后再接地,也比较耗时费力;(2)手柄1过短,当对上层放电器放电时,工作人员需配合使用绝缘梯来完成放电,耗时繁琐;(3)接地线3的末端(接地端)需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接地点(中性点)上,使得放电棒的放电操作不够自由、方便;(4)放电导体2与手柄3一端铰接,存在转动副,易生锈或由于异物导致放电导体2转动不灵活,使得放电导体2与电容器的两极较难对准接触,操作很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棒,实现简单、方便地对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棒,包括手柄及安装于手柄一端的放电导体,所述放电导体通过接地线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棒包括两条独立的手柄,每条手柄一端均固定有放电导体,该放电导体呈弯钩状,两放电导体均电连接有接地线。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作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柄为可拆卸的两节棒体,以适应两层电容器高度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放电导体的接地线的接地端均电连接有一接地线夹,以便方便、自由地将接地线的接地端电连接在任意接地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分为两个,两手柄上都具有弯钩状的放电导体,
使通过其中一个手柄上弯钩状的放电导体勾在编制母线上后即可固定起来接地放电,此时只需用另一个手柄上弯钩状的放电导体接触电容器的一极,则可完成电容器放电,使得放电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手柄为分为两节,对下层电容器放电时用一节手柄棒体,对上层电容器放电时则可装配组合两节手柄棒体来接触电容器的一极,以便适应上、下层电容器放电的需要,省时、省力;
(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接地线夹将接地线接在任意的接地点上,如框架式电容器组的框架上,使得放电操作更加自由、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放电导体固定在手柄一端,无转动副,不存在放电导体转动不灵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传统放电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手柄带有“∩”形的弯钩状放电导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手柄带有“S”形的弯钩状放电导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地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形弯钩状放电导体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带有“S”形弯钩状放电导体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放电棒在下层电容器放电操作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放电导体;3、接地线;4、接地线夹;5、编制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6所示的一种框架式电容器组放电棒,包括手柄1及安装于手柄1一端的放电导体2,放电导体2通过接地线3接地,其中,手柄1采用绝缘材料,放电导体2采用导电材料。
放电棒分为两条独立的手柄1,每条手柄1一端均固定有放电导体2,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放电导体2呈“∩”形的弯钩状,以便勾住电容器上的编制母线5,完成电容器其中一极放电;如图3所示,另一个放电导体2呈“S”形的弯钩状,以便用合适的角度接触电容器的另一极。两放电导体2均电连接有接地线3。
手柄1为可拆卸的两节棒体(如图5-7),两节棒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以适应两层电容器高度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