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皮毛携带细菌的玻璃基因芯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259341.7 申请日: 2012-06-04
公开(公告)号: CN202595151U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徐超;杨向莹;王素方;袁萍;刘亚风;张子宏;冯松凯;李轲;苗丽;杨娜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40B40/06;C12R1/19;C12R1/445;C12R1/46;C12R1/385;C12R1/01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聂孟民
地址: 450001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皮毛 携带 细菌 玻璃 基因芯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检测皮毛携带细菌的玻璃基因芯片。

技术背景

动物原毛、原皮及其制品的进出口在我国进口商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皮毛进口国,进口的皮张来源广泛,主要澳大利亚、美国、欧盟、新西兰等畜牧业国家进口。各国皮毛动物养殖状况不同,动物疾病的流行情况各异,生产、运输、销售和存储条件不一,导致皮张携带的病原细菌,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均缺少对皮毛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只有零星的几篇对皮毛携带一种或两种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的报道。目前,对皮张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依然使用传统的检验方法,如细菌的分离鉴定、常规血清学方法、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个细菌的诊断,不能满足对多种细菌进行快速筛选、检查。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基因微阵列(gene microarray),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设计的大量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有序的点样在空白基片上,固定后与荧光标记的待检核酸进行杂交,用芯片扫描仪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最后对杂交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该方法可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高效的检测,具有高通量、多样性、微型化以及自动化等特点,是一种新的分子检测技术,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诊断。

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同时检测皮毛中携带的布氏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O157、丹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6种细菌的基因芯片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检测皮毛携带6种细菌的玻璃基因芯片,可有效解决对皮毛中携带的细菌进行高通量、快速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玻璃基片和阵列分布于基片之上的氨基化修饰的寡核苷酸探针和杂交质控对照的点涂层,所述的玻璃基片上覆盖有醛基化处理层,玻璃基片的一端上有标记区,醛基化处理层上有检测阵列,所述的检测阵列为1~12个,检测阵列上有点涂层,所述的点涂层为平行垂直排列,横为18行,纵为10列,所述的点涂层为圆形,包括点样质控探针点涂层、阳性杂交质控探针点涂层、细菌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空白点样液对照点涂层和水对照点涂层;

所述的细菌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由大肠杆菌O157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铜绿假单胞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丹毒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布氏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可同时对皮毛中携带的细菌进行高通量、快速检测,经济和社会价值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阵列上点涂层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基片和阵列分布于基片之上的氨基化修饰的寡核苷酸探针和杂交质控对照的点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基片1上覆盖有醛基化处理层2,玻璃基片的一端上有标记区4,醛基化处理层2上有检测阵列3,所述的检测阵列为1~12个,检测阵列上有点涂层5,所述的点涂层为平行垂直排列,横为18行,纵为10列,所述的点涂层为圆形,包括点样质控探针点涂层、阳性杂交质控探针点涂层、细菌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空白点样液对照点涂层和水对照点涂层;

所述的细菌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由大肠杆菌O157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铜绿假单胞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丹毒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布氏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组成。

所述的玻璃基片长75mm,宽24mm,厚度为1.0mm。

所述点样质控探针点涂层为20个,阳性杂交质控探针点涂层为20个,大肠杆菌O157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为1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为5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为5个,铜绿假单胞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为10个,丹毒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为20个,布氏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点涂层为10个,空白点样液对照点涂层和水对照点涂层各为5个。

每个基片设置12个阵列,每个阵列为18×10,点间距为300μm,阵间距6.0mm。在上述的检测皮毛携带6种细菌的玻璃基因芯片中,每个检测阵列的寡核苷酸探针布局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