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压缩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9905.7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珍;张松;王建平;王甲凯;陈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压缩空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过滤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利用物理阻隔技术来分离介质中其他成分的一种设备。空气过滤器是用来过滤空气中固体微粒、水滴及油雾等气溶胶类杂质、使空气获得清洁的主要设备。
空气过滤器存在两大分类,一类是用于环境空气洁净技术的空气过滤器,在空气调节、洁净厂房、车间等领域起着关键作用,这类过滤器基本上是在大气压附近工作。第二类过滤器则主要用于管道空气,即气动系统中压缩空气的净化,这类过滤器工作压力范围很大,从几个大气压到几百个大气压不等,称之为压缩空气过滤器。
从物理本质上讲上述两类空气过滤器并不存在实质性差别,但由于过滤对象和工作环境的不同,使之在结构形式、使用特点等应用领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所叙述的空气过滤器即属于第二类,即压缩空气过滤器。压缩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对象是经管道输送的压缩空气,经过压缩后空气的物理性质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温度、压力、密度、比焓等都随压力提高而相应增加,比体积则与压力成反比地下降;同时压缩后单位气体容积中杂质浓度大大提高,空压机排气通常处于饱和状态并混有大量的液态水滴,空压过程产生的固态焦油、液态油雾及油蒸汽含量比吸入的自然空气增加了几十至几百倍,所有这一切都使压缩空气成了名副其实的脏气。
压缩空气过滤器的任务就是有针对性的滤除掉水蒸气以为的一切污染杂质,其用户的行业跨度非常大,它们对气源洁净度的要求千差万别,因此在综合技术上压缩空气过滤器比一类过滤器要全面、复杂得多。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提高压缩空气前置过滤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的旋转式压缩空气过滤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空气过滤器,其特点是压缩空气过滤器外侧形成环形交变流道,使压缩空气形成紊流并在离心力作用下除去压缩空气中绝大部分液态水分和油雾。压缩空气过滤器内侧填有一定量的高效油水吸附器并有多孔板固定与压缩空气过滤器上端,其主要作用是对 经过压缩空气过滤器外侧交变流道进入内侧的压缩空气碰撞和吸附,进一步去除压缩空气中残余的微量液态水分和油雾,从而提高了压缩空气前置过滤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压缩空气进气口位于旋转式过滤器外侧环形交变流道上端,排气阀位于旋转式过滤器底部下端,高效油水吸附器位于旋转式过滤器内侧, 多孔板位于高效油水吸附器上部。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过滤器外壳,旋转式过滤器底部进气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压缩空气过滤器可以有效的去除压缩空气中液态水滴、油雾杂质,提高过滤器的前置过滤效率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旋转式过滤器2位于过滤器外壳5内部,压缩空气进气口3位于过滤器外壳5上并与旋转式过滤器2上端环形交变流道连通。旋转式过滤器底部进气口6与旋转式过滤器2内侧的高效油水吸附器4连通,排气阀7位于旋转式过滤器2底部下端,而多孔板1位于高效油水吸附器4上部。
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进气口3流入过滤器,由旋转式过滤器2外侧上端环形交变流道流入至环形交变流道下端,在压缩空气流淌过程中使其形成紊流并在离心力作用下除去压缩空气中绝大部分液态水分和油雾,此时预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则由旋转式过滤器底部进气口6进入到旋转式过滤器2内侧,再经过高效油水吸附器4的碰撞和吸附,进一步去除压缩空气中残余的微量液态水分和油雾,然后由过滤器上部多孔板1流出。而所过滤的水滴、油雾杂质,则由位于旋转式过滤器2底部下端的排气阀7定时流出。
经测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压缩空气过滤器可以有效的去除压缩空气中液态水滴、油雾杂质,提高过滤器的前置过滤效率且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套制扣机
- 下一篇:十六综三比三结构高透气性能三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