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9987.5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芳;李中山;李珍珍;胡敬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试验 反力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梁试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
背景技术
梁的静载试验是指定其结构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梁抗裂性能及扰度的常规方法。其试验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及建筑结构的正常使用;梁试验在教学与科研中均也有应用。常用的梁类试验用反力架都是门式反力架,该机构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门式结构采用双立柱一横梁结构,但占用空间较大,造价较高。
2、试验试件在门式框架内,安装比较繁琐。
3、试验过程中不能方便直观的观察到梁柱的试验现象。
4、加载完成后不能方便完整的将模型移出反力架。
5、由于门式反力架的结构决定,调节试验空间需要调节上横梁,实际操作是比较困难。
6、门式反力架需固定在反力地槽上,增加实验室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组装灵活、操作简单、加载与观测方便的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该结构包括上横梁、立柱、下横梁、基座和试件支座;上横梁与立柱为固定连接,立柱活动连接位于下横梁上,下横梁与基座为活动连接,试件支座活动连接位于基座上。
所述的试件支座有两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位于基座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上横梁、立柱和下横梁均为H形截面。
所述的基座为箱形截面。
所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
所述的活动连接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拆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大大节省了材料,造价较低,且占用空间小。
3、本实用新型试验试件拆装方便快捷,试验现象观察便捷。
4、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试件支座,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试验空间大小,方便各类梁类试验的进行,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的侧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的主示图。
图中:1为上横梁,2为立柱,3为下横梁,4为基座,5为试件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的侧向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的主示图。
一种C型自平衡式梁试验反力架结构,该结构包括上横梁1、立柱2、下横梁3、基座4和试件支座5;上横梁1通过焊接与立柱2连接,立柱2通过螺栓固定位于下横梁3上,下横梁3通过螺栓与基座4连接,试件支座5通过螺栓固定位于基座4上。
试件支座5有两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位于基座4的左右两侧;通过试件支座5位置的调节,可以适应不同长度梁试验的需求。上横梁1、立柱2和下横梁3均为H形截面;基座4为箱形截面。
试验时,梁安装在试件支座5上,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横梁1下方安装一千斤顶给梁施加作用力进行试验加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试验装夹拆卸便捷。反力架结构为C型自平衡式结构,不需与地槽连接。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9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音保温板材
- 下一篇:一种酸菜加工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