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1391.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地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H05B3/0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红外 节能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装置,特指一种应用于注塑机、造粒机、挤出机、抽丝机等所有需要对生产原料进行加热溶化的塑胶机械的螺杆加热的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
背景技术
现有加热圈为铸铝或者铸铜材质,通电后发热,对受热体进行接触式加热。发热效率大约每KW可产生500大卡的热量,发热效率低。同时,热圈裸露在空气中,外表温度高达200度以上,部分热量在对受热体进行加热的同时,大部分热量散失,热效率低。导致环境温度升高;同时,由于加热圈外表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由于温度控制不精准,经常出现加温不够或者温度过冲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发热体与受热体非接触式的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包括有壳体,上述壳体内部中空,上述壳体两侧的对应面设有通孔,其中,上述壳体内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纳米发热器,该纳米发热器环布在壳体内,上述壳体上设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测温器及调节器,上述测温器的测温端伸入到壳体内,上述壳体一侧设有与调节器相连的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的出风口与壳体内部相通, 上述壳体一侧面设有出风口,上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隔热层,上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高温防辐射层。
作为优化,上述纳米发热器为真空纳米二氧化硅管,上述纳米发热器绕上述通孔环布在壳体内部。
作为优化,上述隔热层为气凝胶隔热层。
作为优化,上述纳米发热器发出波长为3.5~15μm的远红外光。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纳米发热器通电状态下发出波长在3.5~15μm的远红外光,经研究表明,针对由铁、铝、铜等金属制成的螺杆,其吸收率可达80%左右,每KW可产生超过850大卡的热量;本实用新型采用测温器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设定温度以内,通风口处于关闭状态,确保热量的有效利用。若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值,先关闭纳米发热器,同时自动开启通风口,再通过调节器控制降温装置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降温,当壳体内的温度回落到设定温度值以内时,则关闭通风口和降温装置,重新开启纳米发热器继续对被加热螺杆进行加热,使被加热螺杆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值附近,确保不会出现加温不够或者温度过冲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载有降温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层示意图。
图中,1为通孔,2为纳米发热器,3为测温器,4为调节器,5为出风口,6为隔热层,7为高温防辐射层,8为A层,9为B层,10为C层,11为D层,12为E层,13为F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纳米远红外节能电热圈,包括有壳体,上述壳体内部中空,上述壳体两侧的对应面设有通孔1,其中,上述壳体内部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纳米发热器2,上述纳米发热器2有若干根真空纳米二氧化硅管,上述纳米发热器2绕上述通孔1环布在壳体内部,该纳米发热器2环布在壳体内,上述壳体上设有一与控制器相连的测温器3及调节器4,上述测温器3的测温端伸入到壳体内,上述壳体一侧设有与调节器4相连的降温装置,该降温装置的出风口5与壳体内部相通,上述壳体一侧面设有出风口5,上述通孔1的内壁上设有隔热层6,上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高温防辐射层7,该高温防辐射层7可有效的防止外接电磁波对壳体内部发热的影响。
本实施例上述壳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接固定,上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对应的两侧面均开有半圆形槽,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安装到一起时,两个半圆形槽形成上述通孔1,在安装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两个半圆形槽形成的述通孔1安装到注塑机的螺杆上。上壳体与下壳体装配的对应面开有凹槽,当上壳体与下壳体装配到一起时,分别设置上壳体与下壳体上的凹槽上下对应,形成上述出风口5及与降温装置对应相通的入风口,上述出风口5出设有与上壳体铰接的风门。
上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配合面设有上述隔热层6,该隔热层6为气凝胶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地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地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1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暖防滑沐浴垫
- 下一篇:一种能测量环境温度的登山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