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发动机进气道、车辆发动机及车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261588.2 申请日: 2012-06-04
公开(公告)号: CN202789237U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隋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2M35/104 分类号: F02M35/104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许静;赵爱军
地址: 10002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辆 发动机 进气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道、车辆发动机以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进气道是发动机所需空气的进口和通道,进气道不仅供给发动机一定流量的空气,而且进气流场要保证压气机和燃烧室正常工作。而节气门是用来控制通过进气道的空气进入引擎的一道可控阀门。车子加速是否灵活,与节气门和进气道的清洁是很有关系的。

进气道积炭的原因主要来自机油蒸汽,其次是空气中的微粒和水分,含油蒸汽到达进气道时变冷,其中的油会凝结在进气道表面,随之蒸汽中夹杂的积炭也会沉积在这些部位,如图1所示,因为节气门2’开启的缝隙空气流量最大,空间小,气体温度也底,所以在进气道1’的节气门2’附近最容易凝结而积碳。

节气门多长时间会脏,取决于空气滤清器质量、使用机油的品牌、质量,行驶路段状况,空气温度状况,发动机工作温度、驾驶习惯等多方面。即使就个体而言,也不是能用固定公里数来确定清洗节气门时间的,新车第一次清洗节气门间隔最长,而以后由于曲轴箱通风管和进气道中油气的不断凝结,清洗频度会增加。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节气门上加装过滤装置,降低节气门清洗频率,但是仅在节气门上加装过滤装置对于微小颗粒的沉积效果不明显,从而在进气道的节气门附近还是容易积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发动机进气道易积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道、车辆发动机及车辆,通过将进气通道内壁表面设计为疏水性表面,减少微颗粒在进气道的吸附,从而减少进气道积碳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道,所述车辆发动机进气道为中空管状,所述车辆发动机进气道的内壁上形成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疏水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发动机进气道的内壁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外涂覆有低表面能涂层,所述低表面层涂层表面形成所述疏水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结构由具有纳米级间距的多个V型凹坑结构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V型凹坑结构的宽度为5~20微米,深度为10~2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的厚度为1~2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低表面能涂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其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发动机进气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发动机进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道,通过将进气通道内壁表面设计为疏水性表面,使得进气道的内壁表面具有可自清洁的功能,并能有效阻止了微颗粒吸附在进气道上,从而减少进气道积碳现象发生,降低进气道及节气门的清洗频率,节约车辆用户的清洗费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发动机进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发动机进气道的疏水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具有纳米级间距的多个微观的V型凹坑结构形成的凹凸结构减小空气阻力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发动机进气道内容易积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道。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发动机进气道为中空管状,其与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发送机进气道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发动机进气道1的内壁表面设计为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疏水性表面1a。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发动机进气道1,通过将其进气通道内壁表面设计为疏水性表面1a,使得该进气道1的内壁表面具有可自清洁的功能,并能有效阻止了微颗粒吸附在进气道1上,从而减少进气道1积碳现象发生,降低进气道1及节气门2的清洗频率,节约车辆用户的清洗费用。

疏水性表面1a具有疏水性,可实现自清洁效果,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体表面都具有疏水性,例如荷叶表面具有微纳米二维结构,而且在荷叶表面上还有一层低表面能的蜡质层,使得荷叶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当液体滴落到荷叶表面上时可以形成一个较大的接触角,并能自由的滚动,除此之外,蝴蝶的翅膀,鸟类的羽毛也具有类似的特性。因此,表面具有疏水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表面具有粗糙的微观形貌,即纳米级的粗糙表面,二是具有低表面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1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