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护套之磁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052.4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朝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朝舜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A45C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护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套,具体而言是指一种针对折迭式手机护套之折迭定位结构加以改良。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代化通信用具,由于话机本身之轻薄短小特性,搭配电池之使用,因此具有可移植性。然由于手机除基本之通信功能外,亦逐渐趋向于多功能化,以及在产品造型、材质等质量诉求上大幅提升,因此手机不仅为功能用途,也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美学之工艺,或者形成群体价值认同之符号,甚或身分表征与地位突显之工具。基于前述,为保护手机避免磨损、碰撞,因此有许多手机之使用者,当手机不使用时,会将其予以保存与收纳,因此有各式各样之保护套产生。
请参阅图7所示,由先前技术可知,一种覆框式手机保护套(1)其构成包括一基板(11),该基板(11)周缘朝向该基板(11)一侧面延伸一框垣(111),以界定一具有开口之容室(112),且该基板(11)一侧缘设一保护盖(12),该保护盖(12)可弯折覆盖该容室(112),且该框垣(111)为一软韧体。又该基板(11)前侧设一扣件(113),该扣件(113)内部可为一磁铁(113A),而该保护盖(12)则内部衬设有一可被磁吸之金属,藉由该保护盖(12)弯折覆盖该容室(112)时,得以对合相扣,增加该保护盖(12)弯折覆盖该容室(112)之稳定性。
然而,上述习用案所揭露该保护盖(12)利用扣件(113)与金属磁吸而与盖板部(11)盖合固定之技术结构,因为使用时,该扣件(113)设置该磁铁(113A)之前端是弯折90度后吸后于该金属上缘面,因此使用上较为不便且美观性差,而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乃针对前述习用实用新型问题深入探讨,并藉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之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之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实用新型手机护套之磁扣结构,以改善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护套之磁扣结构,其是令折迭式之手机护套使用时,能具有使用方便且外形美观之多功能折迭定位结构。
缘于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手机护套之磁扣结构包含一护套,该护套是由相连之座板部、盖板部,以及第一、第二磁吸件所组成。其中该座板部内面可设置黏性胶片,或者于其周缘凸设定位围板,而利用黏置或紧配方式固定手机。该盖板部至少由一内层板及贴覆于该内层板内、外表面之二外层布所组成,其位于相对该座板部一端之端面处可供该第一磁吸件设置,结构的设计方面,是于该内层板中段之端面适当处开设一第一容置部,再令该二外层布贴覆于该内层板之内、外表面时,将该第一磁吸件设于该第一容置部处,同时令位于外表面之外层布其对应该第一容置部之位置凸设一折片,而能经折迭后覆盖于该第一容置部上缘将该第一磁吸件包覆,且令该第一磁吸件之磁吸面平行对齐该盖板部之端面。又该座板部另端对应该第一磁吸件之端面处设有一带体,该带体之长度结构约略等于该座板部及盖板部折迭后平行相对之距离,又该带体内缘可供包覆该第二磁吸件,且令该第二磁吸件位于该带体之外端位置。藉此,利用该第一磁吸件之磁吸面设于该盖板部端面,以及第二磁吸件设于该带体外端面位置之结构设计,而能在该盖板部覆盖于该手机上时,利用其端面位置之第一磁吸件与该带体之第二磁吸件呈约略90度角的自动吸附而定位,不仅方便手机护套折迭使用的定位,同时更能增进其美观的造形结构,提升产业竞争性。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之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第二种实施例之立
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折迭呈座立之使用
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组合剖面及使用状
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一种护套之第二种实施例之组合剖面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二种护套之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二种护套之使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二种护套之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第三种护套之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朝舜,未经吴朝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