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管隧道注浆基础效果的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404.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车爱兰;于立群;张兴业;徐捷;代敬辉;王艳宁;冯少孔;沈永芳;葛修润;黄醒春;隋洪瑞;孟庆祥;朱世柱;周晓鹏;卢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基础 效果 无损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岩土工程检测,特别是一种沉管隧道注浆基础效果的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损检测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使用,岩土工程结构健康诊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岩土工程结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回弹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及超声波法等。回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但回弹法只能测得结构表面的质量状况,其内部质量信息却无法得知;雷达法对结构内部缺陷可以准确定位,但受钢筋低阻屏蔽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钢筋密度较大时难以得到钢筋背后的反射影像,而且雷达无法提供强度方面的信息;冲击回波法可测得结构内部缺陷及构件的厚度,但其纵向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受结构内部的钢筋和含水量影响较大;超声波对穿测试,虽然可以得到材料整体的纵波速度参数,但无法应用于地下岩土工程的检测。表面波是沿介质表层传播的一种弹性波,其传播速度与材料干密度、抗压强度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用它来检测岩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存在的缺陷具有重要意义,在岩土工程结构的无损检测的应用方面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管隧道注浆基础效果的无损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沉管隧道注浆基础工程中注浆状态、空洞分布等,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注浆基础效果的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冲击波激发部件、冲击波检测部件、记录部件以及计算机,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输入端检测冲击波激发部件激发的冲击弹性波信号,输出端连接到记录部件;所述记录部件输入端记录由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检测的冲击弹性波信号,输出端连接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对接收到的记录数据进行处理按实际位置做成剖面图并输出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波激发部件用于敲击介质表面产生冲击弹性波信号,可以为钢球等有一定质量的物体。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是位于测线上的、用于检测敲击介质表面时冲击点产生的冲击弹性波信号的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采用速度型检波器,检测时保持和地面的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记录部件是数字地震仪。
本实用新型装置成本低、快捷、方便检测,通过在沉管隧道底板混凝土表面激发冲击波(P波),然后记录其一定范围内设置的适当固有频率的单分量或三分量检波器采集的弹性波,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弹性波波形、频谱、小波等变化评价沉管隧道注浆基础的空间分布状态,简单可靠,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应用实施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包括:冲击波激发部件1、冲击波检测部件2、记录部件3以及计算机4,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2输入端检测冲击波激发部件1激发的冲击弹性波信号,输出端连接到记录部件3;所述记录部件3输入端记录由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2检测的冲击弹性波信号,输出端连接到计算机4;所述计算机4对接收到的记录数据进行处理按实际位置做成剖面图并输出显示。
所述冲击波激发部件1用于敲击介质表面产生冲击弹性波信号,可以为钢球等有一定质量的物体。
所述冲击波检测部件2采用速度型检波器,检测时保持检波器和地面的耦合。
所述记录部件3是数字地震仪。
所述计算机4对记录部件记录的检测数据按冲击波检测部件坐标的大小依次排列得到一条原始的共偏移距映像剖面,然后进行波形分布、频谱分布、时频分布处理,把处理结果按实际位置做成剖面图。
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条件以及操作细节如下:
(1)检测条件:检测剖面需保持干燥、平整,在离检波器0.5~1.0米处设置四个冲击点。
(2)检波器设置:采用速度型检波器,固有频率:4.0~100Hz。检测时需保持检波器和地面的耦合,检波器与地面连接的混凝土墩,面积10×10cm,内部砂浆或混凝土,由三个螺钉与地面连接。
(3)记录部件:记录部件可以是任何数字地震仪,24位模/数转换器和5kHz以上高截频的数字记录仪(各种通用地震仪即可)。
(4)激发部件:500克左右的钢球从0.3~0.5米高自由落体打击检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天津海河下游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