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区自动识别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4113.9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璋;张向程;杜毅;赵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识别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区自动识别测试仪,主要适用于变压器用电侧用户归属台区的自动划分。
背景技术
针对当前一些台区用户布线复杂,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很难查清用户所属变压器,无法实现台区线损的计算,更无法判别偷电情况的发生,特别是现在各国AIM/AMR系统的大量使用,用户的台区归属问题的判别也迫在眉睫。专利号为200810114907.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台区识别仪,包括有用于向电力线上注入载波信号的始端单元,以及用于接收载波信号并确定用户所属台区的终端单元,两者通过电力线传输载波信号,由于始端单元的电力线载波信号可以从其他台区穿过变压器把信号传输到终端单元,即终端单元可以收到其他始端单元的信号,造成识别失败。另一方面,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时会受到电器等各种设备的干扰,再加上电力线自身的衰减,造成电力线点与点通信距离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台区自动识别测试仪,在延长通信距离的同时,能够准确识别用户所属台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台区自动识别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变压器低压输出端的主控端,以及位于电力线用户端的若干个服务端,主控端和服务端分别通过耦合电路与电力线连接以实现载波信号的耦合和分离;
主控端,用于接收外界输入的台区信息,同时将包含有该台区信息的载波信号耦合至电力线上;
服务端,用于将电力线上的载波信号分离出来,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将与该服务端位于同一台区内的主控端所发台区信息传输至与该服务端对应的 用户端电表箱。
所述主控端包括处理器,分别与该处理器连接的红外通信单元、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RS485通信单元、LED指示灯、ZigBee通信单元、存储单元,以及用于给上述各模块单元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模块。
所述耦合电路包括1:1的耦合线圈BT1,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N1一端连接变压器低压输出端的零线UN,另一端分别通过三个电容C64、C63、C62连接变压器低压输出端的三相火线UA、UB、UC,另一个线圈N2并接TVS管和电容C65,且其中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载波传输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变压器低压输出端的主控端,以及位于电力线用户端的若干个服务端,并且各服务端作为中继器,将主控端与各服务端组成网络,可以将信息或命令接续传递,从而大大延长了电力线点与点的通信距离;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中继深度/可信值(服务端归属于中继深度最近的主控端所属台区)、信号强度(服务端归属于信号强度最强的主控端所属台区)或过零点的时间差,即服务端接收到头帧数据的时间与自身过零点的时间差值(服务端归属于前述时间差最小的主控端所属台区)来判断服务端所属台区,也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方法相互结合或相互验证进行判断,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该服务端所属台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台区识别失败造成台区归属判别有误的问题,实现了对台区线损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避免了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转发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控端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服务端的原理框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中载波芯片及外围电路图。
图5-2是本实用新型中载波芯片电源电路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中载波接收电路图。
图5-4是本实用新型中载波发送电路图。
图5-5是本实用新型中耦合电路图。
图5-6是本实用新型中过零电路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网络变压器的电路图。
图5-8是本实用新型中不使用网络变压器的电路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中处理器及外围电路图。
图6-2是本实用新型中3.3V电源电路图。
图6-3是本实用新型中ZigBee通信电路图。
图6-4是本实用新型中LED指示灯及红外通信电路图。
图7-1是本实用新型中开关电源电路图。
图7-2是本实用新型中485电路图。
图7-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口部分的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耦合电路的模型。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信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4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加强芯架空绝缘电缆载流量发热试验装置
- 下一篇:高电压介损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