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分的集浪浮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6236.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潘恩良 |
主分类号: | F03B13/12 | 分类号: | F03B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新浦岗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分 集浪浮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浪能量转换发电系统的部件,属于绿色能源发电领域,更具体地是一种可拆分的集浪浮板。
背景技术
海洋能源之利用来发电有悠久的历史,“潮汐发电”为第一代,原理是利用潮水位的落差;“浮标发电”为第二代,原理是利用海水振动波;“海水冲击发电”为第三代,原理是利用推进波的巨浪或洋流的冲击,发明出“渠道型、伏龙型、覆釜型”等收集海洋能的不同装置。换言之,海洋能发电主要是配合自然地理条件,以人工的机械装置,收集能源。
任何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收集“动力源”的方法差异而已。风浪乃风力吹动海水表层所产生的海水波动,是最常见的明显波浪,“冲击型发电”主要是利用风浪,无风则无浪;但俗语常说的“无风三尺浪”指非风营力所造成的海水活动,“潮汐发电”利用潮水的涨退;“浮标发电”利用海水温度或者盐度性质的差异或沿岸流的海水活动;“伏龙型发电”则是利用洋流;但都是对单一动力源的依赖,故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制约。且以上发电技术的投资成本非常高,而回收时间长、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及生产效率低(综合平均生产率为20-60%),不能满足大型商业化长期性发展,只能局部性地区使用,形成经济发展制约性,不符合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现有技术中的集浪浮板通常为整块不可拆分的,即使强行拆分也破坏浮板的完整性,不能适应各种海水活动情况,因此整体不可拆分的集浪浮板适用的范围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若干活动连接的集浪浮板主体组成的可拆分的集浪浮板。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分的集浪浮板,其包括若干集浪浮板主体,该集浪浮板主体均设有连接口以及与所述连接口相匹配的锁紧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集浪浮板主体间通过卡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浪浮板主体间通过链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浪浮板主体间通过螺钉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浪浮板是塑料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通过可拆分的集浪浮板以灵活应用于不同的海水活动情况下收集海洋动力源,同时也方便使用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浪浮板;2、集浪浮板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分的集浪浮板1,其包括若干集浪浮板主体2,该集浪浮板主体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口以及与所述连接口相匹配的锁紧部件。所述集浪浮板主体2间可通过卡接或者链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集浪浮板1为一种可以浮在海面上的防止海水腐蚀的塑料浮板,浮板乃可随着波浪的起伏而浮动。所述集浪浮板1置于海面上,随海水分子的环形运动而起伏,换言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形成海水活动,集浪浮板1都能配合。利用集浪浮板来收集海浪运动的动力源,每一次集浪浮板所收集的海浪能量不必很大,但集合后的能量就很大,而且可依季节差异而调整,风浪大的时候可拆分成较少集浪浮板主体2的集浪浮板1,风浪小的时候可将较多集浪浮板主体2组合成集浪浮板1,从而电力产能稳定和均衡。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潘恩良,未经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潘恩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6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中空管
- 下一篇:一种计量计用孔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