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竹梯格构生态边坡绿化防护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266309.1 申请日: 2012-06-07
公开(公告)号: CN202689010U 公开(公告)日: 2013-01-23
发明(设计)人: 李志清;周应新;王珏;胡瑞林;张汝文;王高;杨强;岳锐强;杨宏;方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竹梯格构 生态 绿化 防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新型竹梯格构生态边坡绿化防护梁,属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我国高速公路项目、省级公路项目大量开工,公路选线穿越绿化带,形成大量裸露边坡,植被遭到破坏,甚至退化。公路工程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往往多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虽然达到了工程防护的目的,但是在生态防护方面表现欠佳,尤其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更是一大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基于环保绿化考虑,采用无污染、生态型防护技术,对岩质边坡、土质边坡进行绿化防护,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封闭边坡,促进植被生产,恢复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生态边坡绿化防护技术,用于解决土质边坡或岩质边坡生态绿化防护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新型竹梯格构生态边坡绿化防护梁,其特征是利用竹桩与竹片进行边坡表层防护,利用一种改良土进行培植绿化,改良土由当地壤土与改良剂组成,改良剂包括铝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树脂、硅酸钠,均为固体粉末,铝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树脂、硅酸钠与壤土按照质量比1∶2∶1∶3∶93进行配置,聚丙烯酰胺离子度要求大于25%,分子量要求低于250万,聚丙烯酸树脂粘度小于10-2,硅酸钠模数要求介于2.0~2.5之间,竹桩即为成年的竹子,直径要求为4~6cm,入土一侧削成尖状,竹片采用直径为6~8cm的竹子,从中间剖开,每段竹片长为200~250cm,草籽采用黑麦草、高羊茅和狗牙根,灌木采用多花木兰、火把果和刺槐,具体防护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开挖边坡,刷坡,放线,整理坡面,坡顶与坡脚处设有排水沟,分级边坡设有碎落台与排水沟;

(2)对于风化岩质边坡,在边坡表面凿出穴点,穴点深度为4~6cm,间距为10~20cm;

(3)将竹桩垂直坡面楔入土中,入土深度不小于30cm,坡面露出竹桩长度为10~15cm,竹桩水平方向间隔为100~120cm,竖直方向间隔为80~100cm,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布置在一条线上,形成矩形格子状结构;

(4)将竹片沿水平方向放在竹桩上,竹片的弧形面靠近竹桩,竹片的边缘靠近坡面,用草绳将竹桩与竹片绑扎,竹片搭接处采用自然接触;

(5)将铝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树脂、硅酸钠四种粉末,按质量比1∶2∶1∶3进行混合搅拌,配置成改良剂,将改良剂与当地壤土按质量比7∶93进行搅拌,配置成改良土,其中壤土含水量要求不大于10%,且保持结块直径尺寸不大于3cm;

(6)将三种草籽黑麦草、高羊茅、狗牙根与改良土混合,按照每立方米体积土各掺入50~60克草籽进行配置,同时,再将三种灌木多花木兰、火把果、刺槐与改良土混合,按照每立方米体积土各掺入40~50克灌木进行配置;

(7)将配置好草籽与灌木的改良土,分三次均匀喷播到边坡上,每次喷播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每个格子的顺序进行,控制培植改良土的厚度为5~6cm,并用无纺布遮盖改良土,待草长出后进行定期修剪,以促进灌木的生长。

本发明优点:

施工简单,就地取材,绿色环保,节约能源,满足生态边坡防护的要求。

本发明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木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土质或风化岩质边坡绿化生态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边坡防护剖面示意图。其中有坡顶排水沟1、竹片2、竹桩3、坡脚排水沟4。

图2是边坡防护平面示意图。其中有竹片2、竹桩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某风化岩质边坡生态边坡绿化方法如下,

①某高6米、坡率为1∶1、长为30米的风化岩质边坡,进行表层生态绿化;

②准备150m3当地壤土,准备1.6m3铝酸钠、3.2m3聚丙烯酰胺、1.6m3聚丙烯酸树脂、4.8m3硅酸钠四种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与150m3当地壤土搅拌,配置成改良散土,将重量分别为7.5kg的黑麦草、高羊茅、狗牙根、多花木兰、火把果、刺槐与制备好的改良散土混合均匀备用;

③开挖边坡,刷坡,放线,整理坡面,坡顶与坡脚处设有排水沟,在边坡表面凿出穴点,穴点深度为5cm,间距为15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蒙新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6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