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7523.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略 |
主分类号: | B64C31/028 | 分类号: | B64C31/028;B64C27/10;B64C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单人 减速 倾转式共轴 直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飞行器,特别是一种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低空领域的逐渐开放,飞行器继汽车之后步入人们生活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但由于受到航空法规对飞行器重量、升空申请的限制,大部分飞行器在大部分时间都被这些障碍制约在地面上,直升机作为一种机动性能非常好而且对场地要求极低的飞行器深受广大爱好者欢迎,作为直升机的分支种类,共轴机具有旋翼效率高,稳定性好,发动机及旋翼可利用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常规直升机不可比拟的优点会占据更多的民用市场,常规的共轴机控制方式比常规直升机简单很多,但是其自动倾斜器控制机构的构造比常规直升机复杂很多,导致制造和维护上比较常规直升机麻烦不少,手足并用进行操控对驾驶者要求较高,采用尾翼偏转方式的共轴机,在停放时依然存在体积限制的问题,常规的单人直升机只具备一部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恢复,将不得不面临坠机的危险而采用自旋迫降的非安全降落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留共轴机优点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紧凑、造价和维护成本低廉、安全性能高、重量符合航空法规要求、具有双发动机的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该共轴直升机采用双手控制,而且凭借一只手就可以完成大部分飞行控制。本设计在保持共轴机原有优点的基础上,省略传统直升机复杂的自动倾斜器控制机构和尾翼,简化其控制机构构造,面对个人飞行器市场,提供重量低于116kg配备双发动机的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可以规避航空法规的限制,减少昂贵的驾驶资格 培训费以及免于升空申请许可的困难,可以为大多数心在蓝天却受经济和法规原因限制的直升机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飞上蓝天的捷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轻型单人减速倾转式共轴直升机,包括机身、与机身的立柱连接的托架装置、固定在托架装置上的动力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的旋翼变距机构、旋翼变距机构的控制机构、与旋翼变距机构连接的上、下旋翼组件,其特征在于;
1)该机身包括座架、与座架中心连接的立柱、由座架中心向下倾斜伸直的三个支撑杆、安装于座架前部的驾驶座、安装于立柱顶端的后倾转支架、前倾转支架通过连接臂与后倾转支架连接为一体;
2)支架和支架上端轴孔同轴心,通过螺栓、轴套、螺母连接托架和托架上方的轴孔,机身的支架与托架连接为一体使托架能够左右倾转,支架上端轴孔下方两侧安装两个左右倾转限位螺栓;
3)在托架和托架之间安装固定有动力机构,使其位于连接臂的正上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一级减速机构、发动机35和换向反转齿轮箱45,与一级减速机构一起固定在换向反转齿轮箱两侧的发动机自身携带有离心离合器甩块,在发动机启动后达到一定转速时,开始在离心力作用下涨开与一级减速机构的离心离合器结合套的结合,将动力传递到主动齿轮轴及与其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换向反转伞齿轮,换向反转伞齿轮分别与下旋翼轴伞齿轮、上旋翼轴伞齿轮相啮合,使下旋翼轴伞齿轮、上旋翼轴伞齿轮产生反向旋转,从而将动力传递到互为反向旋转的下旋翼轴和上旋翼轴,最后带动上旋翼、下旋翼反向旋转,实现升起或者降落;
4)旋翼变距机构包括环状下旋翼变距环,其前后端都设有连接爪,后端连接爪与下旋翼轴承座的连接爪连接,搬动右手手柄上的小把,通过拉动变距拉 线末端的接头及其连接的变距爪的两只变距爪,该两只变距爪以变距爪轴为中心作弧线运动,挤压回位弹簧;变距环以其后端连接螺栓为中心沿弧线向下做变距动作;环状上旋翼变距环左右凸台的上面和侧面分别设有螺栓孔,凸台上面和侧面的螺栓孔相通,侧面螺栓孔用于安装拨叉杆螺栓,拨叉杆螺栓螺纹部位加工有限位凹槽,限位螺栓拧入凸台上面螺纹孔压住拨叉杆螺栓的限位凹槽使其定位,拨叉杆螺栓前端光杆部分插入上旋翼变距环外套两侧连接耳的长槽孔内,外套两侧连接耳上的长槽形孔为其自身因发生变距而上下移动时产生的偏移提供了间隙,上旋翼变距环内套的内径与上旋翼轴的外径相同,其上端设有上旋翼变距环轴承的限位台阶,内套中段两侧开有销子孔,销子轴的长度与上旋翼变距环内套直径相同,销子轴穿入变距环内套,并穿过上旋翼轴以及安装其内部的变距推杆,将变距环内套安装在上旋翼轴底部,上旋翼轴的长槽形孔使得变距环内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轴上下滑动,以便与上旋翼变距行程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略,未经王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7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射频电子车牌
- 下一篇:全自动数控车床中的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