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卡机的出卡箱卡片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7597.2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炎;沈峰;秦春;殷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慧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3/08 | 分类号: | G06K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卡机 出卡箱 卡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卡自动化读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制卡机的出卡箱卡片爪。
背景技术
当下银行卡、社保卡、电信卡等智能卡大量发行;每年带有芯片的智能卡片都保持着高速地增长;对制卡设备的需求亦与日俱增;在这巨大的需求量之下,设备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须待解决。
目前,在客户端使用的这类在出卡箱内有卡爪装置的发卡设备,其卡爪压力弹簧均是选择柱式压力弹簧。使用这种压力弹簧的不妥之处在于当卡爪受卡片顶推力而克服柱式压力弹簧所施加的压力向外退缩时,柱式压力弹簧将被压缩使其长度逐渐收缩,最后由冗余长度决定其紧密程度,如果冗余长度太短,柱式压力弹簧就会受反力收缩的过于紧密使得轴向空间无法承受更多的自由伸缩,这种情况下其柱式弹簧只能沿径向空间延伸。制卡流程中每张卡均需卡爪工作一次;发几十万张卡,其柱式压力弹簧就会做几十万次这样的外型扭曲位移,最终导致柱式压力弹簧的变形与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制卡机的出卡箱卡片爪,解决出卡箱在长期使用后托卡平台出现疲软的现状。
本适应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卡机的出卡箱卡片爪,包括爪尖和支撑部,爪尖和支撑部呈一定角度,该爪尖支撑部的中下部有一圆柱孔,该圆柱孔大于螺丝钉螺纹部分且小于该螺丝钉螺帽部分的直径,在螺丝钉和所述圆柱孔空隙处设置一个宝塔式压力弹簧,该宝塔式压力弹簧的圈直径大的一头靠近螺丝钉的螺帽部分,且该直径小于螺丝钉的螺帽部分的直径,所述宝塔式压力弹簧的圈直径小的一头靠近制卡机的出卡箱体部分,该宝塔式压力弹簧的长度大于等于螺丝钉的螺帽部分到制卡机的出卡箱体部分。
出卡箱在工作时,当卡片进入出卡箱体的顶板后,系统发出指令,让出卡电机工作,将卡片顶升至出卡箱,卡片上升位移的过程中会克服出卡箱两面均匀分布的四个卡爪所施加的向下压力:卡片的四个点分别沿卡片爪下偏斜面逐步将卡片爪的爪尖强行顶向卡箱外,以让卡片获得足够的空间以便其上升至出卡箱。当卡片继续上升时,四个卡爪其伸出端不断克服各自的反向压力弹簧所施加的压力而逐渐退缩以让出空间,最终,卡片顶升高度超过四个卡爪的爪尖高度,卡爪在压力弹簧作用下快速向卡箱内回位,这样当顶板由最高点下降回位时卡片被四个卡爪托住从而完成出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因宝塔式压力弹簧的各圈收缩运动不仅有轴向空间还有径向空间位置,所以就算制卡流程中每张卡均需卡爪工作一次,发几十万张卡也不会像柱式压力弹簧一般变形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制卡机的出卡箱卡片爪,包括爪尖和支撑部,爪尖和支撑部呈一定角度,该爪尖支撑部的中下部有一圆柱孔,该圆柱孔大于螺丝钉螺纹部分且小于该螺丝钉螺帽部分的直径,在螺丝钉和所述圆柱孔空隙处设置一个宝塔式压力弹簧,该宝塔式压力弹簧的圈直径大的一头靠近螺丝钉的螺帽部分,且该直径小于螺丝钉的螺帽部分的直径,所述宝塔式压力弹簧的圈直径小的一头靠近制卡机的出卡箱体部分,该宝塔式压力弹簧的长度大于等于螺丝钉的螺帽部分到制卡机的出卡箱体部分。
出卡箱在工作时,当卡片进入出卡箱体的顶板后,系统发出指令,让出卡电机工作,将卡片顶升至出卡箱,卡片上升位移的过程中会克服出卡箱两面均匀分布的四个卡爪所施加的向下压力:卡片的四个点分别沿卡片爪下偏斜面逐步将卡片爪的爪尖强行顶向卡箱外,以让卡片获得足够的空间以便其上升至出卡箱。当卡片继续上升时,四个卡爪其伸出端不断克服各自的反向压力弹簧所施加的压力而逐渐退缩以让出空间,最终,卡片顶升高度超过四个卡爪的爪尖高度,卡爪在压力弹簧作用下快速向卡箱内回位,这样当顶板由最高点下降回位时卡片被四个卡爪托住从而完成出卡操作。
如图2所示,宝塔式压力弹簧,这样当该压力弹簧受反向力而收缩时,该压力弹簧的各圈收缩运动不仅有轴向空间还有径向空间位置,在拥有相同的冗余空间时,宝塔式压力弹簧就不会出现扭曲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慧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慧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7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物运输车辆查验放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扁管及其微通道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