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板锌片冲击式预开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8783.8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冯孝华;顾洪枢;战凯;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5C7/08 | 分类号: | C25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锌片 冲击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冶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阴极板锌片冲击式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法冶金电积过程中,在电流作用下电解槽中阴极板表面逐渐形成金属沉积(如锌、铜等),当金属沉积厚度达到要求时,将阴极板从电解槽取出,用人工方式或机械方式将沉积金属剥离,得到所需要的金属产品,然后将阴极板送回电解槽,开始新一轮金属沉积,如此循环,生产出高纯度的金属。沉积金属与阴极板的附着强度,即剥离的难易程度与电解工艺参数有关,也与杂质含量有关。
现有的机械化剥锌设备对电解工艺参数要求很高,对电解液要求深度净化,对杂质含量要求严格控制,这样虽然可使锌片易于剥离,适应了机械化剥锌要求,但却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企业难以严格执行,因此,实际生产中锌片附着力往往较大,剥离难度也往往较大,现有机械化剥锌设备难以独立正常作业,需要人工预先将锌片开口,然后让剥锌设备在已预开口的情况下完成后续的锌片剥离工作。
阴极板锌片预开口(预剥离)是机械化剥锌的核心工序。阴极板锌片剥离的难点是阴极板锌片的预开口,只有阴极板上锌片被成功预开口,后续剥离整个锌片才有了基础。影响开口成功率的因素很多,如阴极板变形、锌片上部边缘不平整、阴极板和刀具定位不准确、电解工艺参数波动和电解液杂质超标使锌片附着力加大等,都对机械化锌片预开口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开口不成功导致无法剥片,最终造成机械剥片失败。可见锌片预开口是机械化剥锌至关重要的一环,该环节出问题了,后序机械剥锌环节就无法顺利进行。
现有技术中,阴极板锌片预剥离(预开口)技术是凿刀铲切式预开口及振打式预开口,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凿刀铲切式预开口:
在凿刀铲切式预开口过程中,凿刀相对于阴极板锌片低速运动,凿刀刀刃几乎以静态力方式插入阴极板与锌片的附着面进行铲切,在锌电积生产过程中,电积工艺参数波动和电解液杂质含量增高是难以避免的事情,这些不利因素使得阴极板与锌片之间附着力显著加大,难以剥离,需要加大铲切力才能实现预开口,由于阴极板和导电棒均是纯铝制造,材料强度和表面硬度都较低,阴极板不耐磨损,导电棒承载力较小,所以预开口刀具向下铲切力也必须较小,否则会造成导电棒弯曲,毁坏阴极板,这些限制因素降低了预剥离的成功率,最终影响了机械剥锌成功率。另外,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等级的前提下,过于严格的工艺和杂质控制要求,虽然会使锌片附着力减小,有利于剥锌,但也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难以认真执行,这也导致目前机械剥锌时预开口成功率不高的原因。
2、振打式预开口:
振打式预开口通过两组气锤敲击阴极板锌片的上部边缘处,使其松动并产生预开口。振打式预开口的成功率与锌片附着性能密切相关,当锌片附着强度较大时,振打式预开口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能否开口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开口成功率低,由于锌片在阴极板上的附着强度受各种因素影响,较难控制,所以振打式预开口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另外,振打式预开口在振打过程产生较大的噪音,危害车间作业环境,阴极板在长期振打后还会产生变形,导致后续锌片剥离困难,阴极板变形还会造成阴阳极间发生碰电短路,给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适应性强、开口成功率高的阴极板锌片冲击式预开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阴极板锌片冲击式预开口装置,包括预开口液压冲击器和液压控制系统;
所述预开口液压冲击器包括缸体和冲击活塞,在冲击活塞下部的活塞杆的头部安装有预开口刀具;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蓄能器加速控制回路和充液回路;
所述液压蓄能器加速控制回路与所述预开口液压冲击器的缸体连接,所述液压蓄能器加速控制回路上设有单向阀、蓄能器、压力开关和液动换向阀;
所述充液回路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液压蓄能器加速控制回路连接,所述充液回路上设有液压泵、充液阀、蓄能器、调速阀、减压阀、压力开关、吸油滤油器和回油滤油器;
所述液动换向阀的液控口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电磁换向阀连接,且该连接回路上设有减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8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气流引导装置的铸锭炉
- 下一篇:一种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