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曳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147.7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跃进;潘中庆;曾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9/02 | 分类号: | B63B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曳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试验的拖曳水池。
背景技术
在进行船舶模型在波浪中的耐波性试验中,需要在试验水池中制造波浪的环境。任何波浪本质上都会向前传递能量,因此,一旦向前传递的波浪受到阻碍,波浪就会变形,产生两种效应,即绕射和反射,其中的反射波,将会按照波浪传递的反向运动,这种反射的波浪就会与向前传递的波浪叠加,叠加后的波浪将难以按照预期进行控制。于是,模型试验水池通常要在造波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消波装置,吸收波浪,这种消波装置是保证开展波浪中模型试验最重要的装置之一。目前,常用的消波装置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近10多年开始使用的技术,但是,其成本很高,目前应用仍不普遍;被动式消波装置又有直立格栅、斜置格栅、斜滩式,直立式主要用于适用于水位经常变化的水池且结构复杂,斜置和斜滩式占用的长度较长,在被动式三种形式中,直立格栅式初投资大、使用过程中维护工作量大、与拖曳水池频繁使用的静水快速性模型试验功能有冲突;斜置格栅、斜滩两种方式以斜滩式最为经济,且长期使用中几乎不用维护。同时,由于拖曳水池要设置轮式拖车,该拖车重量及其刚度决定了拖车速度和造价,增设池侧造、消波装置后,若将拖车车轮轨道放到造、消波装置的外侧,则车车轮轨道的间距增加消波装置的长度(即从静水拖曳试验所需要的水面宽度B,增大到B+4m),拖车结构重量成倍增加,不但拖车造价明显提高,还影响拖车的最大速度实现。
常规拖曳水池的宽度通常为10m,最大的也只有18m,在拖曳水池的侧面布置造、消波装置,在试验水域获得预期的高品质模拟波浪十分困难,是非常典型的距离受限的水池造波、消波的事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在船模拖曳水池的侧面制造波浪的装置。由于,波浪传播的距离很短、消波装置布置的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效果通常不理想,阻碍了在拖曳水池侧面布置造、消波装置的实现。国内外造波水池多用于海洋工程模型试验,一般设计为方形;而快速性试验的拖曳水池均仅有纵向造波,而在池侧长度范围内布置造波设施,国内外尚无先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拖曳水池,从而实现低成本达到试验区域波浪可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是一种拖曳水池,包括水池本体、造波摇板、消波装置、车轮轨道梁和立柱,所述造波摇板和消波装置分别设置在水池本体中相对的池壁上,所述立柱设置在水池本体中,立柱的顶部支撑拖车车轮的轨道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造波摇板的背面还设有第二消波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消波装置选用斜滩式消波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消波装置表面设有多孔盲沟材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斜滩式消波装置的长度为3~5 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拖曳水池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造波摇板相连并控制产生波浪的幅度和频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线性排列设置在水池本体中,相邻立柱之间的距离为2~3 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外表面覆盖有多孔材料层,立柱的迎浪一侧的多孔材料层大大降低出现波浪反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曳水池中试验区域的波浪的反射小于10%,使得该区域中人造波浪基本可控,实现水面船舶航行于横浪或斜浪中的运动模拟,采用上述技术的拖曳水池具备开展此类模型试验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曳水池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曳水池,由水池本体、造波摇板、消波装置、车轮轨道梁和立柱等部分组成。造波摇板和消波装置分别设置在水池本体中相对的池壁上,立柱设置在水池本体中,立柱的顶部支撑设置在水池本体上的车轮轨道梁。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曳水池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更好理解本发明创造的内容,但实施例的内容并不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拖曳水池由造波摇板2、驱动装置、摇板背面的消波装置3(见图2)、设置在造波摇板2对面一侧的消波装置5、为减小拖车车轮轨道间距在造波摇板2与消波装置5之间的支撑车轮轨道梁的立柱4组成。造波摇板2和消波装置5分别设置在水池本体中相对的池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