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水晶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173.X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忠亮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19/00;F21V29/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水晶灯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发光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节能、高亮度的LED水晶灯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水晶灯,是装饰灯具常用的灯具,市场最常见的是灯罩为多面体的球形,内设灯泡;也有在灯泡的周围设置反光镜面,或镜面加多个灯泡,加多面体的球形灯罩的结合方式设计的水晶灯。近几年,随LED技术的应用,也有LED水晶灯面世;其基本做法是结构基本采用上述方法,仅是将灯泡换为LED灯珠或灯珠组。现所面世的LED水晶灯节能、使用寿命等方面是有很大进步,但还是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造成电能效率低,费工费时,生产成本较高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效率高,成本低的LED水晶灯。
本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LED水晶灯,包括灯座、发光部件、驱动电路及灯罩;其灯座1为座体11及设于其底部的灯头10,驱动电路2设在座体11中,灯座1的顶部设有发光部件3,发光部件3为呈三边以上的棱柱30,在棱柱30的一个或每个边面300上设有LED灯珠31;灯头10、驱动电路2、发光部件 3之间电连接。
所述的LED水晶灯,为提高驱动电压,所述每个边面300上所设的LED灯珠31相互串联,并边面与边面上的灯珠31也相互串联。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发光部件3的边面300为镜面结构。
所述的LED水晶灯,为更好的散热,所述发光部件3的棱柱30为金属材料。
所述的LED水晶灯,为使每个边面300上,当所设的LED灯珠为一排LED灯珠时,有灯柱效果,所述设于每个边面上的LED灯珠31的结构为,LED芯片贴在边面上,其封胶为整个一排LED芯片不间断封胶,使一排LED灯珠封在一个胶条32中。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灯座1上设有与灯罩内散热孔111及罩内散热中孔113相通的散热孔110。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灯座1的顶部设有发光部件3,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灯座1的顶部及发光部件3之间设有一导热镜面板5,发光部件3的底部连接端与导热镜面板5通过螺丝设于灯座1的顶部。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呈三边以上的棱柱30为顶部大底部小或顶部小底部大的变径棱柱。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设于每个边面300上的LED灯珠31根据需要,可以是整个边面300上的设置,也可以是局部的设置。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导热镜面板5或座体11的表面设有散热涂层。
所述的LED水晶灯,为散热,所述座体11为良导热材料,其与发光部件3的边面相互导热接触。
所述的LED水晶灯,座体11为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灯罩4为透光的球形罩体或多面形罩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效率高,材料及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件又一形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件展开的电路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爆炸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部件又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LED水晶灯包括灯座1、发光部件3、驱动电路2及灯罩4;所述灯座1由座体11及设于其底部的灯头10组成,驱动电路2设在座体11中,灯座1的顶部设有发光部件3,发光部件3为呈四边的棱柱30。在每个边面300上设有一排以上的LED灯珠31,所有灯珠如图4所示,均为串联;设于每个边面上的LED灯珠31的结构为,LED芯片310贴在边面30上,其中各LED芯片310的串联 通过连接线311完成,最后分别接发光件正极313及负极312。在LED芯片310上,设有封胶32,封胶为整个一排LED芯片不间断封胶,使一排LED灯珠封在一个胶条32中。这样会使整个光柱均匀,增强了其发光角度。
如图5所示,灯头10的侧壁100及顶端101相互绝缘,分别与驱动电路2、发光部件3电连接。
所述的LED水晶灯,其灯座1上设有与灯罩内散热孔111及罩内散热中孔113相通的散热孔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忠亮,未经何忠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1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