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弹簧摇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224.9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崔桂生;唐国新;胥惠英;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50 | 分类号: | D01H5/5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弹簧 | ||
1.一种新型弹簧摇架,包括摇架体(2),摇架座(8)通过摇架轴(6)与摇架体(2)铰连,摇架手柄(1)通过手柄轴(20)与摇架体(2)铰接,锁紧机构安装在摇架座(8)内,前中后三个结构相同的加压组件分别安装在摇架体(2)的下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摇架座(8)包括摇架座体(8-3)和压紧座(8-1),摇架座体(8-3)两侧板的前下侧设有一缺口,压紧座(8-1)铰接在摇架座体(8-3)的缺口处上,工作位置的压紧座(8-1)其铰接中心位于支杆轴孔的上部,摇架座体(8-3)的两侧板下部固定有固定块(10),压紧座(8-1)的两侧板上固定有螺母(9),连接螺栓(12)穿过固定块(10)旋接在螺母(9)上,摇架座体(8-3)两侧板上的弧形面与压紧座(8-1)两侧板的弧形面构成支杆轴孔,压紧座(8-1)的弧形面上设有凸起的V形定位块(8-2);
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支承片(19)和锁紧片(22),固定在支承片(19)和摇架手柄(1)的手柄轴(20)与摇架体(2)转动连接,支承片(19)的前端与摇架轴(6)铰接,锁紧片(22)下部与偏心轴(13)的偏心段转动连接,且偏心轴(13)与摇架座体(8-3)转动连接,锁紧片(22)通过锁紧片转销(21)与摇架手柄(1)下部铰接;
所述的加压组件包括平行支架(3)、皮辊座(4)、弹簧(24)和调压机构,平行支架(3)的两侧板(3-4)上部设有对皮辊座(4)导向的上槽口(3-3)、下部具有与皮辊轴卡接的下槽口(3-5),皮辊座(4)底部具有与皮辊轴相接的皮辊爪(4-3),皮辊座(4)两侧的导向凸块(4-1)设置在平行支架(3)两侧板(3-4)的上槽口(3-3)并能上下移动;所述的调压机构包括指示板(5)、调压杆(14)以及上调压块(15)和下调压块(16),指示板(5)安装在平行支架(3)上,具有压力指针(14-1)的调压杆(14)与上调压块(15)连接并穿过平行支架(3)和指示板(5),上调压块(15)设置在下调压块(16)内并能转动,工作时的上调压块(15)的上调压平面(15-3)与下调压块(16)的下调压平面(16-1)相接,指示板(5)上设有压力挡位的档位指示标志,安装皮辊座(4)内的弹簧(24)顶在下调压块(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簧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压块(15)底部沿圆方向设有三个以上高度递增的上调压平面(15-3),各上调压平面(15-3)通过斜面(15-2)连接,下调压块(16)对应设有三个以上高度递减的下调压平面(16-1),各下调压平面(16-1)通过斜面(16-2)连接,上调压块(15)的定位柱(15-1)设置在下调压块(16)的定位孔(16-3)内,上调压块(15)的上挡圈与下调压块(16)的上平面相对,且指示板(5)上设有三个以上对应压力档位的档位指示标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弹簧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压块(15)的三个以上高度递增的上调压平面(15-3)为一组挡位调节,相邻两组的最大高度的上调压平面(15-3)与最低高度的上调压平面(15-3)为相邻设置,上调压块(15)底面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三组挡位调节或四组挡位调节,下调压块(16)上设有对应并相接的三组档位调节或四组档位调节,指示板(5)上设有对应的三组档位指示标志(5-2)或四组档位指示标志(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架加压组件新型弹簧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板(5)还具有两侧板,两侧板上设有位置指针(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簧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座(8-1)铰接中心与支杆轴孔顶部之间的距离H为1~10mm,且压紧座(8-1)上的弧面夹角α在155°~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簧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座(8-1)的两侧板设置在摇架座体(8-3)两侧板的内侧,密封底座(11)安装在压紧座(8-1)和摇架座体(8-3)的底面,且密封底座(11)内的支座卡接在螺母(9)的前后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2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压力自稳定平衡工艺管路系统
- 下一篇:浇注式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