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后盖紧固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444.1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苟世全;秦东升;陈勇;罗大国;陈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6 | 分类号: | F16B35/06;F16B3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紧固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后盖紧固螺栓。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配变速器时,变速器后盖是通过普通紧固螺栓紧固在限位板上,普通紧固螺栓如图1所示,其包括螺栓头1及固定在螺栓头1下端的螺杆2,紧固时只要旋转螺栓头1,使螺杆2旋入变速器后盖上的螺孔,待普通紧固螺栓拧紧后,变速器后盖便紧固在限位板上,由于普通紧固螺栓的螺栓头1下表面与变速器后盖的表面为光滑的水平面接触,两者界面之间摩擦力较小,而变速器振动较大,会使得普通紧固螺栓的受力和振动也较大,因此普通紧固螺栓很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变速器后盖的密封效果,为防止普通紧固螺栓松动,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普通紧固螺栓的螺杆2上涂上密封胶或螺丝胶,但是该方法使得普通紧固螺栓在日后不易拆卸,另一种是在螺栓头1与变速器后盖之间增加一个垫片,但是增加垫片防松效果不理想,还降低了装配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另外,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918838Y,授权公告日:2007年7月4日,公开了一种防松紧固螺栓,包括螺栓、锁止片、垫片和螺母,其特征是在所述螺栓的头部上方设有上螺杆,沿该上螺杆圆周方向设有一圈齿状物,所述锁止片中设有能套在上螺杆上的内孔,在内孔边缘设有折弯的挡片,上述锁止片的内孔中内齿,所述锁止片的内孔套在上螺杆中齿状物部位,其内孔中的内齿与上螺杆中齿状物相配合,所述垫片套在上螺杆中螺母与锁止片之间,所述螺母与上螺杆配合。其不足在于,该防松紧固螺栓结构复杂,拆装较为麻烦,而且该螺栓的头部上方设有上螺杆,使得螺栓的头部以上的部分过长,不便在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进行拆装,另外,若用该螺栓紧固变速器后盖,上螺杆易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或与人发生碰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紧固螺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防松效果好的变速器后盖紧固螺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器后盖紧固螺栓,包括螺栓头及螺杆,所述螺栓头的下表面设有用以攻入变速器后盖的凸环,所述凸环环绕螺杆。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头下表面设有用以攻入变速器后盖的凸环,随着螺杆的旋入,凸环也会逐渐攻入变速器后盖中,在此过程中,凸环会与变速箱后盖形成紧密配合,而凸环与变速器后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也会随着凸环攻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会大大增加了螺栓头与变速器后盖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松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截面呈V形。凸环的截面呈V形,使凸环更易攻入变速器后盖中。
作为优选,V形的夹角为30~60°。夹角过大,则凸环不易攻入变速器后盖中,夹角过小,则凸环的强度不够,夹角为30~60°,既便于凸环攻入变速器后盖中,又保证了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高度为2~4mm。凸环的高度过高,则攻入深度较深,拆装时较为费时费力,而凸环高度过低,攻入变速器后盖的深度低,则又达不到所需的防松效果,凸环高度为2~4mm,既便于拆装,又保证了防松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与螺栓头为一体结构。凸环与螺栓头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成型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松效果好;
(2)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紧固螺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中:螺栓头1,螺杆2,凸环3,变速器后盖4,限位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变速器后盖紧固螺栓,包括螺栓头1及螺杆2,所述螺栓头1的下表面设有用以攻入变速器后盖4且环绕螺杆2的凸环3,所述凸环3与螺栓头1为一体结构,凸环3的高度为4mm,凸环3的截面呈夹角为60°的V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旋转螺栓头1,将螺杆2旋入变速器后盖4上的螺孔中,待凸环3完全嵌入变速器后盖4中后,变速器后盖4便紧固在限位板5上(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置便拆式喇叭箱体的液晶电视机
- 下一篇:一种音视频切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