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1226.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4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邢红燕;陈雅娟;杨康;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F21S8/00;F21V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镜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棱镜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是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组成;而背光模组的好坏将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10、反射片100、导光板120、扩散膜130、第一棱镜膜140、第二棱镜膜141、偏光片131。其中,反射片100、导光板120、扩散膜130、第一棱镜膜140、第二棱镜膜141、偏光片131依次设置,光源11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至少一个侧面,第一棱镜膜140、第二棱镜膜141位于扩散膜130和偏光片131之间,并贴合在一起,光线从扩散膜130射出后,经过第一棱镜膜140和第二棱镜膜141,可以使光线聚合,从而在一定的视角范围内可以提高光线的亮度,有助于提高液晶面板的成像质量。
但是,第二棱镜膜141贴在第一棱镜膜140,偏光片131贴在第二棱镜膜141上,第一棱镜膜140上的尖角微结构棱镜和第二棱镜膜141上的尖角微结构棱镜因受到压力而变形,从而产生棱镜吸附,而棱镜吸附会带来如摩尔纹、水波纹、光透过率低等问题。如图2a、图2b所示,在尖角微结构棱镜产生变形的区域,本应直通的光线产生折射,光线不再按照棱镜的出射规律射出,造成正视角度上光亮度下降,影响光透过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膜,用于减轻因棱镜膜与其它膜层接触而造成的棱镜吸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膜包括:基材层和位于所述基材上的微结构棱镜,所述微结构棱镜包括第一微结构棱镜和第二微结构棱镜,且所述第一微结构棱镜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微结构棱镜的高度。
从上述方案可知,当本实用新型中的棱镜膜上贴合有其它膜层时,靠第一微结构棱镜来支撑棱镜膜所贴合的膜层,第二微结构棱镜不会与所贴合的膜层接触,可以有效的减轻了因棱镜膜与其它膜层接触而造成的棱镜吸附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采用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棱镜膜,可以提高光线的亮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液晶面板的成像质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上述背光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棱镜膜与其它膜层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棱镜的曲线母线的夹角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膜与其它膜层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棱镜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反射片;110、210:光源;120、220:导光板;130、230:扩散膜;140、240:第一棱镜膜;141、241:第二棱镜膜;131、231:偏光片;10、11:第一微结构棱镜;20、21:第二微结构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棱镜膜的微结构棱镜一般采用尖角微结构棱镜,当棱镜膜上贴合有其它膜层时,棱镜膜的尖角微结构棱镜因受到压力而变形,从而产生棱镜吸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棱镜膜上的微结构棱镜包括第一微结构棱镜和第二微结构棱镜,且第一微结构棱镜的高度高于第二微结构棱镜的高度,当棱镜膜上贴合有其它膜层时,靠第一微结构棱镜来支撑所述棱镜膜上贴合的膜层,避免了第二微结构棱镜与其它膜层接触,从而减轻了因棱镜膜与其它膜层接触而造成的棱镜膜吸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棱镜膜的结构示意图。该棱镜膜包括:基材层和位于基材层上的微结构棱镜;其中,
微结构棱镜包括:第一微结构棱镜10和第二微结构棱镜20,并且第一微结构棱镜10的高度高于第二微结构棱镜20的高度。其中,
第一微结构棱镜10与第二微结构棱镜20的高度差H为5um~15um。
第一微结构棱镜10的数量与第二微结构棱镜20的数量的比例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1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及其操作终止提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