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不粘钢转炉副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2225.9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文;雷雨田;王建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F27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2151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不粘钢 转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专用设备,特指一种冶炼用的新型不粘钢转炉副枪。
背景技术
在冶炼过程中,需要测量炉内的参数,通常采用副枪来进行,副枪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主要进行如下测量:1)测量熔池中钢水深度;2)吹炼中测量熔池中钢水的碳含量;3)吹炼终点测量熔池中钢水的氧含量和碳含量;4)测量熔池液位。因此副枪的取样、测量,为研究吹炼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脱C、去P、去S规律提供了过程数据,借助这此数据,及时优化了转炉的造渣和供氧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总结出了顶底复吹转炉的吹炼工艺,而副枪的使用,提高了转炉的装备水平,使操作稳定,喷溅减少,一次命中水平大幅提高,减少了过后吹造成的吹损和消耗,平均节约钢铁料消耗5kg/t;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副枪包含副枪枪体,目前,国内用的副枪基本上依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
然而由于吹炼过程中炉渣没有化好化透,流动性差,金属喷溅严重,或者枪位过低等因素造成转炉副枪很容易粘钢。当转炉副枪粘钢少时,可在吹炼后期用熔渣涮掉。但转炉副枪粘钢严重时,需要在停吹后进行人工处理,否则必须更换转炉副枪。因此通过上述处理办法可以得知,无论是对钢的质量、炉衬寿命、材料的消耗、冶炼时间等都会有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粘钢转炉副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不粘钢转炉副枪,其包括:转炉副枪接管、和与转炉副枪接管底部相连接的探头组件,其中转炉副枪接管或探头组件的外侧具有一复合涂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复合涂层至少包括位于内侧的粘合层、耐高温层、以及位于外侧的不粘层。
所述转炉副枪接管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位于进水管上方的氮气管、以及电缆接头,其中转炉副枪接管包括与进、出水管相连的容纳腔、与氮气管相连通且伸入到容纳腔内的气管、设置在容纳腔内的连接管、以及位于底端并允许探头组件延伸进入到容纳腔内的端部。
所述探头组件包括探头把持器、探头接插件、以及将探头接插件固定到探头把持器的螺母,其中探头把持器具有可伸入到连接管内的固定头、和与气管对接的导气管,且固定头分别与连接管、端部进行密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具有良好的耐急冷急热性能和高的结合强度,与钢液的润湿性差,有明显的防粘结钢渣作用,减少转炉副枪接管和转炉副枪喷头的更换频率,提高转炉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考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不粘钢转炉副枪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转炉副枪接管10、和与转炉副枪接管10底部相连接的探头组件20,其中转炉副枪接管10或探头组件20的外侧具有一复合涂层。该复合涂层至少包括位于内侧的粘合层、耐高温层、以及位于外侧的不粘层。
转炉副枪接管10包括进水管12、出水管14、位于进水管12上方的氮气管16、以及电缆接头18。其中转炉副枪接管10包括与进、出水管12、14相连的容纳腔100、与氮气管16相连通且伸入到容纳腔100内的气管102、设置在容纳腔100内的连接管104、以及位于底端并允许探头组件20延伸进入到容纳腔100内的端部106。
探头组件20包括探头把持器22、探头接插件24、以及将探头接插件24固定到探头把持器22的螺母26。其中探头把持器22具有可伸入到连接管104内的固定头220、和与气管102对接的导气管222。同时固定头220与连接管104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30进行密封,而与端部106之间则通过第二密封圈32进行密封。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2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热轧电磁感应加热炉的氮气加热系统
- 下一篇:高炉取样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