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3240.5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12;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入式 led 背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涉及液晶屏幕的LED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分辨率高、清晰度高、耗电量低绿色环保等优点,LED背光源液晶电视在近年来越来越普及。其可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又称侧光式)两种,其中直下式LED背光源成本高、体积大。而侧光式的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则可以做到非常薄。侧光式只需要将LED放置于背光的上下两边或者四边,大大减少了LED的使用。
目前的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源装置包括LED阵列及其驱动电路和液晶面板,该侧光式LED背光源装置的LED阵列位于液晶面板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侧面。但经过光学材料能够清晰的看到光源或者出现一条亮线,导致萤火虫现象的发生。
萤火虫现象是由近灯侧亮度分布不均造成的,每个LED灯珠处亮度比较强,而两个LED灯珠之间的亮度较弱,使得LED灯珠处形成亮点,像萤火虫一样。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多通过增加LED灯的颗数或把导光板入光侧做成锯齿状或加宽盖屏面框的宽度来解决,但增加LED灯的颗数会大大增加成本,把导光板入光侧做成锯齿状的工艺比较复杂,加宽盖屏面框的宽度则在近灯侧需要较宽的胶框来遮盖,影响液晶电视的外观展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成本低,工艺简单,只需要窄胶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该装置包括: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背板、由多个LED灯珠排列组成的LED灯条、离背板由近至远依次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扩散片;
其中,导光板的近灯处补有不均匀分布的网点;
在扩散片的近灯处涂有黑色物质。
所述不均匀分布的网点,在与LED灯珠相对应的位置相对稠密,在两个LED灯珠所对应位置之间相对稀疏。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胶框;所涂黑色物质的宽度与胶框的边的宽度相等。
反射片的尺寸小于导光板的尺寸,使得反射片与LED灯条间存在空隙。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这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包括: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背板、由多个LED灯珠排列组成的LED灯条、离背板由近至远依次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扩散片;其中,导光板的近灯处补有不均匀分布的网点;在扩散片的近灯处涂有黑色物质的技术方案中,光线是通过导光板上的网点的反射从扩散片均匀透射出来,由于光线经过所补网点对亮度的调节及扩散片涂黑处的遮盖作用,变得均匀柔和,从而解决了萤火虫现象所带来的困扰和不便,并且与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在不增加成本和工艺复杂度的前提下,缩窄了背光源的边框,提高模组外观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光板上的所补网点区域的轮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在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背板的内侧边设置由多个LED灯珠排列组成的LED灯条,离背板由近至远依次放置反射片、导光板和扩散片;其中,在导光板的近灯处补印不均匀分布的网点,将扩散片的近灯处进行涂黑处理。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源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的背板1、由多个LED灯珠排列组成的LED灯条2、LED灯条2设置在背板1的一个内侧边,与背板1固定。离背板1由近至远依次放置的反射片3、导光板5和扩散片6,即反射片3设置在导光板5和背板1之间,反射片3与LED灯条2之间存在间隙;此外,该装置还包括胶框7,起到固定作用。
在图1中,导光板5的近灯处补有不均匀分布的网点4;在扩散片6的近灯处涂有黑色物质8。这里的“近灯处”是指导光板5和扩散片6的最靠近LED灯条2的一条边的边缘位置。
即在工艺上,在导光板近灯处与LED灯珠相对应的位置补充印刷密度相对稠密的网点,在两个LED灯珠所对应位置之间补充印刷密度相对稀疏的网点。导光板上涂黑的宽度与胶框的边的宽度相等。
近灯侧涂黑的扩散片6,设置在与所述导光板5设有所述反射片3所在面相对应的另一面,涂黑范围与胶框7平齐,来遮蔽直接光。即扩散片上涂黑色处理部分的宽度与胶框的边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3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