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高压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3675.X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7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达树脂胶管液压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9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高压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压软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应用于输送高压液体的高压软管需要排除输送过程中的产生的静电,以提高操作安全性和产品的品质(如高压喷漆喷涂行业)。此类高压软管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内管层+钢丝增强层骨架+外层组成,另一种为内管层+纤维增强层骨架+外层组成。前者可以利用钢丝增强骨架层排除高压液体中的静电,但是由于本身的软管的重量较重,造成使用者增加了工作强度,尤其是需要远距离的输送时,更是造成这种困扰;后者虽然软管本身重量很轻,但是由于所有制造材料均为绝缘材料,所以没有办法借助软管本身排除液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可以通过导电排除静电又可以降低软管自重的抗静电高压软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静电高压软管,包括内管层和外层,还包括增强层;增强层包覆在内管层外侧;外层包覆在增强层的外侧;
增强层由纤维增强层和导电层叠加而成;
纤维增强层至少为一层;导电层至少为一层;导电层置于纤维层和外层之间,或者导电层至于两层纤维增强层之间;
增强层由纤维增强层和导电层混合而成;
纤维增强层由纤维或导电纤维编织而成;导电层为导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由导电层和纤维增强层叠加或混合而成,即可以降低软管自身的重量,而且在使用时还可以利用导电层排除高压液体中的静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抗静电高压软管,包括内管层1和外层2,还包括由纤维增强层3和导电层4叠加而成的增强层;增强层包覆在内管层1外侧;外层2包覆在增强层的外侧。其中纤维增强层3为两层;导电层4为一层;导电层4置于两层纤维增强层3之间;且纤维增强层3由纤维编织而成;导电层4为导电材料。
制作时,塑料挤出机将内管层1挤出;编织机上用纤维编织第一层纤维增强层3;挤出机在增强层3外包覆上一层可导电的塑料或橡胶层4;编织机上用纤维编织第二层纤维增强层3;最后用挤出机包覆外层2即可。
当然,增强层也可以由一层、两层或更多层的纤维增强层3与两层或更多层的导电层4叠加而成。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为:增强层是由纤维3和导电纤维4混合而成。
制作时,用塑料挤出机将内管层1挤出;再在编织机上用混合有导电纤维或导电材料的纤维编织第一层增强层;然后在编织机上用混合有导电纤维或导电材料的纤维编织第二层增强层;最后用挤出机包覆外层2即可。
当然,在与此实施例2类似的高压软管中,也可以具有由纤维增强层3和导电纤维4混合而成的第三、第四甚至更多层的增强层。本实用新型由于由导电层4和纤维增强层3叠加或混合而成,即可以降低软管自身的重量,而且在使用时还可以利用导电层排除高压液体中的静电。从而提供一种自重轻的抗静电高压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达树脂胶管液压机械厂,未经上海贝达树脂胶管液压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3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NG保冷用泡沫玻璃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高楼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