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罩式雨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3713.1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应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3/06 | 分类号: | A41D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罩式雨衣,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雨水淋湿下半身的罩式雨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下雨时行人一边打伞,一边手提物品非常不方便,尤其当物品较多,需要两只手各提一些物品时。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或雨量较大时,雨水还会淋湿下半身。刮风下雨的天气,伞有时候还会被风刮得翻折上去,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以上所陈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撑开的罩式雨衣,避免了雨衣裹在身上产生的闷热,还可以防止雨水沿雨衣滴落,淋湿使用者的裤子和鞋子。
其特征在于,具有帽体与本体,帽体上设有帽顶、帽檐,帽体对应人脸的位置设为开口,该开口的两端分别都设有能够向左右两边观看的透明区域与调节帽体松紧的抽绳,该帽体对应人体颈部的位置设有一根能够调节松紧的抽绳,本体上对应人体肩部四周环绕固定有一个第一弹力圈,该弹力圈撑起本体上部,本体的底部固定有一个能够撑开本体底部的第二弹力圈,该第二弹力圈的半径大于第一弹力圈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式雨衣的特征还在于:其中帽体的外层与本体为防水材质,帽体的内层为棉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式雨衣的特征还在于:透明区域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式雨衣的特征还在于:第一弹力圈与第二弹力圈的材质都为钢丝。
实用新型效果与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式雨衣令使用者手提的物品不会被淋湿避免雨衣裹在身上产生的闷热,防止雨水淋湿裤子和鞋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使用时的罩式雨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使用时的罩式雨衣左侧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罩式雨衣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帽顶 2-帽檐 3-透明区域 4-抽绳 5-抽绳
6-弹力圈 7-本体 8-弹力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罩式雨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罩式雨衣具有帽体、本体7,该帽体上设有帽顶1、长8~10cm的帽檐2,帽体的外层与本体为防 水材质,帽体的内层为棉质。帽体对应人脸的位置设为开口式,该开口的两端分别都设有塑料材质的透明区域3与抽绳4,在帽子下方约20cm处的颈部设有一根抽绳5,本体7上对应人体肩部四周环绕的位置固定有一个半径为25~30cm的第一弹力圈6,本体7的底部固定有一个半径为40~50cm的第二弹力圈8,弹力圈6和弹力圈8的材质都为钢丝,有较强的硬度和弹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罩式雨衣时,该帽体棉质的里层能够让使用者的头部感到更加舒适,其帽檐2有遮雨的作用,抽绳4与抽绳5能够让使用者调节或固定帽体的松紧或位置,第一弹力圈6用来撑起本体上部,一方面方便使用者活动,另一方面避免雨衣裹在身上闷热。第二弹力圈8固定在本体下部,用来撑开雨衣的底端,使雨水不会溅落到使用者的身上。
实施方法作用与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罩式雨衣中,通过撑开罩式雨衣的弹力圈,避免雨衣裹在身上产生闷热,防止雨水沿雨衣滴落,淋湿使用者的裤子、鞋子和手提的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3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焊桥壳半壳块料自动涂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顶喷花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