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关节内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4060.9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周建伟;陈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周建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髌骨脱位的全关节内缝合针,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髌骨脱位是一种常见病,常见于青少年,其发病原因复杂。髌骨脱位绝大部分是向外侧脱位,脱位后,髌股关节内侧的稳定结构,包括髌股关节内侧支持带、股内侧肌、内侧髌股韧带均被撕裂,导致膝关节腔内血肿和滑膜炎。正常髌股关节很少出现髌骨脱位,而前期髌骨不稳定是髌骨脱位患者的一个共同特征。髌骨不稳定患者轴位像X线常见髌骨外移、外侧髌股角和外侧倾斜角出现异常,髌骨软骨面与股骨滑车进而处于一种不正常的运动关系中,髌骨软骨面与股骨髁外侧面摩擦撞击,会引起软骨损伤或切线骨折。
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是治疗髌骨不稳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技术,手术可以改善髌骨与股骨滑车的运动轨迹,恢复髌骨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进而修复髌骨不稳早期造成的髌骨关节软骨损伤,有明显的近期临床效果。目前在实施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术中一般采取在膝关节内侧纵行切口,范围大概相当于髌骨上极至髌骨下极距离,逐层分离至关节腔,最后重叠缝合内侧支持带恢复膝内侧张力。由于在膝关节表面的解剖位置处有大量的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分布,手术中必须进行剥离甚至切断,即使术后进行连接也必然会对该处的血管和神经造成很大的损伤,容易影响髌骨血液供应,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手术切口较大,也非常不利于手术后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对膝关节内侧的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手术方便快捷的全关节内缝合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关节内缝合针,它由导向套管、普通针芯、推进针芯组成,导向套管为两端开口的圆管,导向套管一侧有沿套管轴向的通体侧开口,开口处宽度1.0-1.5mm,导向套管的内径与普通针芯的外径相匹配,推进针芯的直径与普通针芯的直径相同、推进针芯前部有一平行于针芯前端端面的挂线缺口。
上述全关节内缝合针,所述导向套管、普通针芯、推进针芯为直线型。
上述全关节内缝合针,所述导向套管为整体圆滑过渡的弯曲圆管,导向套管两端连线距离弯曲最低点外侧的距离为2-4mm,普通针芯和推进针芯均为弯曲的针芯,弯曲度与导向套管的弯曲度相匹配。
上述全关节内缝合针,所述导向套管的外径为4mm,内径为2mm,长度为90-100mm,普通针芯与推进针芯的直径为1.5mm,长度110-120mm。
上述全关节内缝合针,所述推进针芯前部的挂线缺口距离推进针芯前端点为4-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手术中利用推进针芯将缝线一端由膝关节外侧带入关节囊,再通过普通针芯和导向套管的穿配合可以较宽区域的穿刺作业,换取推进针芯将缝线另一端由膝关节外侧带入关节囊,进行膝关节内侧打结,完成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由于手术不需要皮肤切口,因此避免了对髌骨内侧的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手术也非常简单快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效果显著,是实施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紧缩缝合手术的新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弯曲的导向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如下:导向套管1、普通针芯2、推进针芯3、侧开口4、挂线缺口5、髌骨6、关节囊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导向套管1、普通针芯2、推进针芯3组成。
图中显示,导向套管1为两端开口的圆管,套管一侧有沿套管轴向的通体侧开口4,开口处宽度1.0-1.5mm,导向套管1的内径与普通针芯2和推进针芯3的外径相匹配。
导向套管1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直线型,与之相配合的普通针芯2、推进针芯3也为直线型;另一种结构是导向套管1为整体圆滑过渡的弯曲圆管,导向套管1两端连线距离弯曲最低点外侧的距离为2-4mm,普通针芯2和推进针芯3均为弯曲的针芯,弯曲度与导向套管1的弯曲度相匹配。
图中显示,推进针芯3前部有一平行于针芯前端端面的挂线缺口5,挂线缺口5距离推进针芯前端点为4-6mm。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套管的外径为4mm,内径为2mm,长度为90-100mm,普通针芯与推进针芯的直径为1.5mm,长度100-110mm110-120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套管1的侧开口4的宽度为1mm,导向套管1两端连线距离弯曲最低点外侧的距离为2mm,挂线缺口5距离推进针芯前端点为5mm。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周建伟,未经王飞;周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