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窿钢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4228.6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连军 |
主分类号: | A01B1/02 | 分类号: | A01B1/02;E02F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地来说为一种建筑或农业中所使用的透窿钢锹。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锹,锹板通过一次性压制成型为板状结构,用于带水的泥土、沙石,或者其他的带水的物料时,会造成锹板上下面上粘连物料,给作业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窿钢锹,解决锹板上下面上粘连物料,给作业带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透窿钢锹,包括锹柄和锹板,所述锹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
所述透孔设置锹板上端。
所述透水孔的总面积占锹板面积的1/16~1/8。
所述透水孔为长方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长方形透水孔的上下长度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变长。
进一步地,长方形透水孔的两端为弧形过渡。
所述透水孔为棱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棱形透水孔的上下长度从两侧边缘到中心逐渐变长。
所述透水孔为椭圆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椭圆形透水孔的长轴从两侧边缘到中心逐渐变长。
所述透水孔为圆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圆形透水孔的直径从上端到下端逐渐变小。
所述透水孔为不规则图形结构。
所述透水孔的数量为2~10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1.锹板上设置透水孔,可以泥水或物料与水的分离,不粘连泥土或者物料。
2. 设置的孔的大小和位置保证锹具有长的使用寿命,证锹面仍然是结实,不会因为打孔而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透窿钢锹,包括锹柄1和锹板2,锹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透孔设置锹板上端。透水孔为长方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长方形透水孔的上下长度从边缘到中心逐渐变长,长方形透水孔的两端为弧形过渡。
透水孔的总面积占锹板面积的1/10。
透水孔的数量为6个。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长方形透水孔的两端为弧形过渡为弧形透水孔4。透水孔的总面积占锹板面积的1/11。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水孔为椭圆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椭圆形透水孔5的长轴从两侧边缘到中心逐渐变长。透水孔的总面积占锹板面积的1/10。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水孔为棱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棱形透水孔6的上下长度从两侧边缘到中心逐渐变长。透水孔的总面积占锹板面积的1/15。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水孔为圆形结构,透水孔对称对布在锹板的两侧,圆形透水孔7的直径从上端到下端逐渐变小。透水孔的总面积占锹板面积的1/16。透水孔的数量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连军,未经吴连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开盖的座便器
- 下一篇:支撑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