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暖脚助燃的节能回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4591.8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0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常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国江 |
主分类号: | F24B1/185 | 分类号: | F24B1/185;F24B1/191;F24B1/1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21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暖脚 助燃 节能 回风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回风炉,特别是一种带暖脚助燃的节能回风炉。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回风炉由于暖脚底座面板下没有安装传热密封板,保温炉芯都是安装在暖脚底座面板上,暖脚底面板下就没有形成传热腔,它在燃煤暖脚时,如果保温炉芯内下半部分的煤燃尽,上部分的温度再高,暖脚底座面板也没热量,就达不到暖脚功能,在烧水或做饭菜时都是采用一次性供氧燃烧,没有二次助燃功能,就会使燃料中的一部分可燃气体流到空气中,这样会浪费更多的燃料,对空气也有一定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暖脚助燃的节能回风炉,利用该节能回风炉燃煤取暖或做饭菜时,更暖脚、更节能、更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炉外筒、炉面板、保温炉芯、助燃炉芯、暖脚底座、灰箱、炉桥、回风管、回风管开关和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暖脚底座挡板1的上面安装传热密封板7,在传热密封板7的上面安装暖脚底座面板2,在暖脚底座面板2的上面安装炉外筒3,在炉外筒3的上面安装炉面板4,在炉面板4的中间安装炉圈17,在传热密封板7的中间孔上安装保温炉芯8,在保温炉芯8的上口安装助燃炉芯9,在助燃炉芯9的周围壁上均布助燃小孔10,在助燃炉芯9的上口安装密封盖12,在密封盖12的周围安装密封套11,在保温炉芯8的下口安装炉桥6,在炉桥6的下面安装灰箱5,在暖脚底座面板2的上面和炉外筒3的外壁上安装与传热腔18连通的回风管14和排气管16,在回风管14的上面安装回风管开关15。
助燃炉芯9是由钢铁制成圆筒型与保温炉芯8的上口连成一体,在助燃炉芯9的壁上均布助燃小孔10与传热腔18连通,在助燃炉芯9的上口安装锥型或平型的密封盖12和密封套11,使炉外筒3与保温炉芯8之间形成传热腔18。
暖脚底座是由暖脚底座挡板1与传热密封板7和暖脚底座面板2组成,传热密封板7和暖脚底座面板2可以是方型或者同时是圆型与暖脚底座挡板1结合为一体,传热密封板7与暖脚座面板2之间形成传热腔18。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在燃煤取暖时,由于在暖脚底座面板下安装传热密封板,使暖脚底座面板与传热密封板之间形成传热腔,用回风管开关控制传热量的大小,保温炉芯里只需产生少量的温度就能达到暖脚的效果,在燃煤做饭时,由于保温炉芯上安装了助燃炉芯,保温炉芯中的燃料在第一次进氧燃烧时会产生很多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经过助燃炉芯时通过二次进氧孔进氧再次从助燃小孔燃烧,这样燃料中的可燃气体就不会流到空气中,它比现在技术中的回风炉更节能、更环保。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暖脚底座挡板,2.暖脚底座面板,3.炉外筒,4.炉面板,5.灰箱,6.炉桥,7.传热密封板,8.保温炉芯,9.助燃炉芯,10.助燃小孔,11.密封套,12.密封盖,13.二次氧孔,14.回风管,15.回风管开关,16.排气管,17.炉圈,18.传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暖脚底座挡板1的上面安装传热密封板7,在暖脚底座挡板1的上面安装传热密封板7,在传热密封板7的上面安装暖脚底座面板2,在暖脚底座面板2的上面安装炉外筒3,在炉外筒3的上面安装炉面板4,在炉面板4的中间安装炉圈17,在传热密封板7的中间孔上安装保温炉芯8,在保温炉芯8的上口安装助燃炉芯9,在助燃炉芯9的周围壁上均布助燃小孔10,在助燃炉芯9的上口安装密封盖12,在密封盖12的周围安装密封套11,在保温炉芯8的下口安装炉桥6,在炉桥6的下面安装灰箱5,在暖脚底座面板2的上面和炉外筒3的外壁上安装与传热腔18连通的回风管14和排气管16,在回风管14的上面安装回风管开关15。
助燃炉芯9是由钢铁制成圆筒型与保温炉芯8的上口连成一体,在助燃炉芯9的壁上均布助燃小孔10与传热腔18连通,在助燃炉芯9的上口安装锥型或平型的密封盖12和密封套11,使炉外筒3与保温炉芯8之间形成传热腔18。
暖脚底座是由暖脚底座挡板1与传热密封板7和暖脚底座面板2组成,传热密封板7和暖脚底座面板2可以是方型或者同时是圆型与暖脚底座挡板1结合为一体,传热密封板7与暖脚座面板2之间形成传热腔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国江,未经常国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4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