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升降污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5788.3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佐;陈欣宏;陈冠青;钟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29/1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污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升降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工业废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并且在随后的半个世纪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但是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至今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化工污水最主要的特点是:水质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差,还有较高的色度,pH值多为强酸性或强碱性,故处理的难度很大。尤其现在的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用一种工艺是不能将废水中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尽的。采用物化工艺将化工废水处理到排放标准难度很大,而且运行成本较高;化工废水含较多的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差,而且化工废水的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大,故直接用生化方法处理化工废水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国内对处理化工废水工艺的研究也趋向于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工艺,一般都需要先对废水进行沉淀过滤,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及粒径,以便于后续工序进行。
过滤器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去除颗粒物的一种常见装置。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的滤料(网)时,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滤液则由过滤器出口排出,但目前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过滤设备普遍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安装后不易拆卸更换,当滤网堵塞时需要使用清水冲刷,造成资源浪费;当水量发生变化时,过滤装置无法及时调整,影响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升降污水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且使用维护极为方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升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侧部的滤网,特征是:所述框体包括外框体和至少一层内框体,在所述外框体和内框体每一侧的侧部均安装可插入和抽出的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在所述外框体的上部设有浮球液位控制器,所述外框体的顶端与电动葫芦连接,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葫芦连接。
所述外框体和内框体的底部设有底板,上端为开口。所述外层滤网的孔径大于内层滤网的孔径。所述内层滤网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外层滤网的高度。在所述外框体和内框体的框架上设有分别与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配合的卡槽,和/或用于固定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的卡扣;所述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插在卡槽中和/或由卡扣固定。
所述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为与外框体或内框体侧部形状匹配的单片式结构,或者为与外框体或内框体形状匹配的整片式结构。在所述外框体和内框体之间,或者在内框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套或多套框体,框体上均设置滤网,滤网的孔径从外向内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滤网采用多片式或整片式,拆卸方便,易于维护或更换;本实用新型采用浮球液位控制系统,可根据液位变化及时调整过滤装置的升降,自动化运行,适用于深井式的污水中转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可升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外框体1、外层滤网2、内框体3、内层滤网4、浮球液位控制器5、电动葫芦6等。
本实用新型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侧部的滤网,所述框体包括外框体1和至少一层内框体3,所述外框体1和内框体3的底部设有底板,上端为开口,便于连接抽水装置,将过滤后的水转移到下一工序;在所述外框体1和内框体3每一侧的侧部均安装可插入和抽出的外层滤网2和内层滤网4;所述外层滤网2的孔径大于内层滤网4的孔径,污水从外层滤网2向内层滤网4流动进行多级过滤;所述内层滤网4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外层滤网2的高度,以防止经外层滤网2过滤后的污水未经内层滤网4过滤而直接溢入内框体3内部;在所述外框体1的上部设有浮球液位控制器5,所述外框体1的顶端与电动葫芦6连接,所述浮球液位控制器5根据污水的液位高低控制电动葫芦6的动作,实现过滤装置的升降,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慧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5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过滤器的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化学电源供电套圈的滚铁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