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控动态加压交锁式髓内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5797.2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年春;刘仲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动态 加压 交锁式髓内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骨干骨折固定的髓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交锁髓内钉已广泛用于长骨干骨折的固定,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不能进行骨折断端的加压、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率较高,原因在于其定位精度不高、加压过程中交锁髓内钉的方向不能准确控制、原始位置的可追溯性差、加压过程中易发生移位,锁钉困难,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增加骨折处的创伤,是长期以来困扰骨科医生的重要问题。
理想的交锁髓内固定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既能交锁防止骨折端旋转,又能动态加压,并且不通过手术在体外操作即可达到交锁髓内固定系统的动力化,从而减少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发生,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更精准,可动态加压的可操纵性、可控制性、原始追溯性更高的髓内固定系统,从而有利于骨骼的精确复位固定,在骨折愈合期获得最理想的生物力学状态。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控动态加压交锁式髓内固定系统,由外固定架和交锁髓内钉构成,所述外固定架包括主支撑柱和锁钉,在所述主支撑柱的两端均套装有副支撑柱和第一U形锁紧块,所述副支撑柱由依次相连的第一螺杆段、第一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圆杆段构成,该副支撑柱通过第一水平板上所开的圆孔套装在主支撑柱上,所述第一U形锁紧块的底板开有供副支撑柱的螺杆段穿过的圆孔,所述副支撑柱的第一水平板夹在第一U形锁紧块的两侧板之间,所述副支撑柱通过第一U形锁紧块,以及设置在第一螺杆段上的锁紧螺母锁紧;
所述副支撑柱的圆杆段上套装有穿钉支座和第二U形锁紧块,所述穿钉支座由依次相连的第二螺杆段、第二竖直板、第二水平板和第三螺杆段构成,该穿钉支座通过第二水平板上所开的圆孔套装在副支撑柱上,所述第二U形锁紧块的底板开有供穿钉支座的第三螺杆段穿过的圆孔,所述穿钉支座的第二水平板夹在第二U形锁紧块的两侧板之间,所述穿钉支座通过第二U形锁紧块,以及设置在第三螺杆段上的锁紧螺母锁紧;所述第二螺杆段上套装有穿钉压块,在穿钉压块上与第二竖直板贴合的一端开有第一圆弧形缺口,在第二竖直板与穿钉压块贴合的一端开有第二圆弧形缺口,所述穿钉夹在第一圆弧形缺口和第二圆弧形缺口构成的圆柱形插孔中,并通过设置在第二螺杆段上的锁紧螺母锁紧,所述主支撑柱与交锁髓内钉平行,穿钉垂直插在交锁髓内钉上。
所述第一U形锁紧块与之对应的锁紧螺母之间、第二U形锁紧块与之对应的锁紧螺母之间、穿钉压块与之对应的锁紧螺母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垫和平垫。锁紧螺母拧紧之后,弹簧垫给锁紧螺母一个弹力,抵紧螺母,具有放松作用、使锁紧螺母不易脱落;平垫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分散压力,防止弹簧垫被压坏。
所述主支撑柱和副支撑柱为空心结构,由钛合金制成;第一U形锁紧块、锁紧螺母、穿钉支座、第二U形锁紧块、穿钉压块和平垫由镁合金制成;以进一步减轻器械的重量。
有益效果:该髓内固定系统具有外固定架优点,可对骨折断端进行动态加压,防止骨折断端处的分离和旋转,使骨折断端处得到更加牢固地髓内固定,并且不通过手术即能在体外操作使交锁髓内钉动力化,减少交锁髓内钉固定的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等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加速病人的康复,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可广泛应用于股骨、胫骨、肱骨等长骨干骨折的病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髓内固定的状态图。
图2是图1中副支撑柱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穿钉支座、穿钉压板、穿钉、第二U形锁紧块及锁紧螺母的组装图。
图4是图1及图3中穿钉支座的结构图。
图5是骨骼钻孔误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可调控动态加压交锁式髓内固定系统,由外固定架和交锁髓内钉12构成。外固定架由一个主支撑柱1、两个副支撑柱2、两个第一U形锁紧块3、六个锁紧螺母4、两个穿钉支座5、两个第二U形锁紧块6、两个穿钉压块7、两个穿钉9等组成。被折断的两根骨骼13首先通过打交锁髓内钉12的方式连接起来,再通过外固定架对交锁髓内钉12进行定位及动态加压,防止骨骼13断端处的分离和旋转。安装时,主支撑柱1的轴线与骨骼13及交锁髓内钉12的轴线始终保持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5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千思板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底部边缘处带有凹槽的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