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6214.8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0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敏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柱板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结构车身有三个柱,我们称之为A柱、B柱、C柱(见下图);与前车门总成相连接盖板的叫前车门B柱板(B柱板也称中柱板),与后车门总成连接的盖板叫后车门B柱板;这里的前车门B柱板除在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起密封性能外,还对整个外观及匹配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如A级表面的光顺度、桔皮、粒点及与车身颜色的协调性;还有其与周边零件的匹配性,这就需要对生产出来的前车门B柱板进行检查,以往的检具不仅结构复杂,检测产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检测一件产品往往需要5分钟左右,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机构复杂,频繁使用还容易造成检具损坏,从而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了检测状态与实际装车状态的一致性的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包括安装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上检具本体,所采取的措施为:所述的检具本体上具有与前车门B柱板形状相适应的放置台面,在检具本体上设置有检测装置。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中,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固定块以及检测百分表,所述的检测固定块的横向和纵向上均开设有插孔,插孔上插有检测百分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中,所述的检具本体的前端上设置有定位块和滑轨,所述的定位块套设在滑轨上并能够沿滑轨滑动,在定位块上设置有锁定件。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中,所述的检具本体上还设置有定位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完全模拟装车状态进行检测,对产品自身匹配和与其他零件匹配的状态进行检测,保证了检测状态与实际使用状态的一致性,杜绝了一系列品质问题的发生,整个检具结构简单,使用时不容易对检具造成损坏,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安装汽车前车门B柱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汽车前车门B柱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汽车前车门B柱板1;安装孔1a;安装固定板2;检具本体3;放置台面4;检测装置5;检测固定块6;插孔6a;检测百分表7;定位块8;滑轨9;锁定件10;定位螺栓11。
如图3所示,汽车前车门B柱板1为本检具所需要检测的产品,在汽车前车门B柱板1的右侧具有安装孔1a,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汽车前车门B柱板检具,包括安装固定板2以及设置在安装固定板2上检具本体3,检具本体3上具有与前车门B柱板形状相适应的放置台面4,在检具本体3上设置有检测装置5,这里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固定块6以及检测百分表7,检测固定块6的横向和纵向上均开设有插孔6a,插孔6a上插有检测百分表7,为了方便进行固定,检具本体3的前端上设置有定位块8和滑轨9,定位块8套设在滑轨9上并能够沿滑轨9滑动,在定位块8上设置有锁定件10,通过锁定件10可以松开和拧紧定位块8,检具本体3上还设置有定位螺栓11,这里定位螺栓11是对汽车前车门B柱板1的安装孔1a进行检测。
第一步检测时将检具本体3上所有的定位块8及检测百分表7推回原处,确保不影响产品装夹,第二步将汽车前车门B柱板1插入在放置台面4,然后放平产品,产品放平到检具本体3上后,向产品上端推,使产品上端可靠紧定位块8上,将定位螺栓11插在安装孔1a上按照从产品上端至下端的顺序锁紧,最后将检测百分表7复位准备检测。
检测时先将检测百分表7进行对零后再进行检测,保证产品的面轮廓在0±0.5mm,产品的线轮廓在0±0.5mm,塞片尺控制间隙极差不超过0.3m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敏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敏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6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镀装置
- 下一篇:多点配风正反烧充分燃烧的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