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塞式隔膜泵中隔膜腔的隔膜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6858.7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程妹;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活塞 隔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式隔膜泵,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活塞式隔膜泵中隔膜腔的隔膜盖结构。
背景技术
活塞式隔膜泵的主要问题是橡胶隔膜的破裂。橡胶隔膜在运行中不应承受拉应力,如果承受拉应力过大,就有可能发生早期损坏(破坏型式为撕裂),达不到疲劳损坏的程度(破坏型式为出现许多疲劳裂纹)。目前,大多数隔膜损坏发生在隔膜上部,在靠近排液阀入口处发生撕裂。主要原因是隔膜腔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活塞式隔膜泵的活塞与排液阀不在同一轴线上,而是呈90°布置,所以隔膜在工作于排出行程时,隔膜的各部分不可能是均匀地向前推进的,这是因为活塞的作用力主要作用在隔膜的上半部分(离排液阀入口处较近),隔膜的上半部分携带隔膜的下半部分一起向前运动,活塞力在隔膜的上半部分会生成一个鼓起的凸包,在这个凸出的包上就产生了拉应力,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隔膜在该处撕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隔膜盖的设计,将排液阀的入口改在与活塞同一轴线上,避免隔膜在运动中出现局部的凸包,提高隔膜寿命的新型活塞式隔膜泵中隔膜腔的隔膜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活塞式隔膜泵中隔膜腔的隔膜盖结构,隔膜泵液力端主要部件包括活塞、隔膜、隔膜腔、隔膜盖、排液阀及进液阀,所述的隔膜、隔膜盖和隔膜腔构成一个容积,所述的活塞设在隔膜一侧,所述的排液阀和进液阀分别设在隔膜腔的上下两端,所述的隔膜盖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的进液口连接进液阀,所述的出液口连接排液阀,所述的隔膜盖上的出液口与活塞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隔膜盖上端与排液阀入口相连的出口向隔膜盖内中心延伸,形成导流孔,该导流孔下端作为隔膜盖的出液口与活塞位于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隔膜腔的结构,使得隔膜泵的活塞与排液阀的入口处在同一轴线上,隔膜在工作于排出行程时,驱动液推动隔膜向前运动,作用于隔膜上的力分布较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受力太大或太小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隔膜盖及隔膜腔的设计,将排液阀的入口设在与活塞同一轴线上,避免隔膜在运动中出现局部受力不均现象,提高了隔膜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盖用于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般活塞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活塞式隔膜泵中隔膜腔的隔膜盖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图1所示的是隔膜泵液力端的剖视图,图2所示的是隔膜盖的左视图,其中隔膜泵液力端主要部件包括活塞1、隔膜腔7、隔膜5、隔膜盖4、排液阀2及进液阀6,隔膜5设在隔膜腔7内,活塞1设在隔膜5一侧,排液阀2和进液阀6分别设在隔膜腔7的上下两端,隔膜盖4上设有进液口41和出液口42,进液口41连接进液阀6,出液口42连接排液阀2,隔膜盖4上的出液口42与活塞1位于同一轴线上。隔膜盖4上端与排液阀2入口相连的出口向隔膜盖4内中心延伸,形成导流孔3,该导流孔3下端作为隔膜盖4的出液口42与活塞1位于同一轴线上。
通常的活塞式隔膜泵结构如图3所示,活塞1与排液阀2的入口不在同一轴线上,而是呈90°布置,隔膜5在工作于排出行程时,隔膜5的各部分不是均匀地向前推进的,活塞1作用在隔膜5上的作用力分布不均,主要作用在隔膜5的上半部分(离排液阀2入口处较近),活塞作用力在隔膜5的上半部分会生成一个鼓起的凸包,在这个凸包上就产生了拉应力,运行一段时间后,隔膜5容易撕裂。
不同于一般的活塞式隔膜泵,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隔膜腔的结构,使得隔膜泵的活塞1与排液阀2的入口处在同一轴线上,隔膜5在工作于排出行程时,活塞1作用于隔膜5上的力分布较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受力太大或太小的情况,避免隔膜5在运动中出现局部受力不均现象,提高了隔膜5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隆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6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齿轮泵叠式侧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油泵油管通断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