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交易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034.1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4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如迁;李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立体 效果 交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立体效果的交易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卡片,例如是银行卡、会员卡等,这些卡片,一般都是包括在印有图案的芯层的表面附上透明覆膜;因此,这些卡片的特点更多是在图案上的设计。为了给用户在卡片上带来与传统不同的效果,本发明人设计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交易卡。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交易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的第一透明覆膜层、第一印刷图案层、透明芯层、第二印刷图案层、不透明白墨层和第二透明覆膜层;第二透明覆膜层的下表面贴有磁条。
所述不透明白墨层和所述第二透明覆膜层之间设有第三印刷图案层。
所述第一透明覆膜层的上表面烫印有全息防伪标识,第二透明覆膜层的下表面烫印有签名条。
所述交易卡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有接触式IC芯片。
所述第一透明覆膜层和所述第二透明覆膜层均为透明聚氯乙烯膜,厚度为80±3微米。
所述透明芯层包括两厚度为330±5微米的透明聚氯乙烯片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芯层的高度差来表现图案的层次感,使得交易卡具有立体效果,提高了交易卡的新颖性和观赏性,满足了交易卡的创新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交易卡的结构图;
图2a为实施例一的交易卡的俯视图;
图2b为实施例一的交易卡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交易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立体效果的交易卡,包括从上至下的第一透明覆膜层201、第一印刷图案层202、透明芯层203、第二印刷图案层204、不透明白墨层205、第三印刷图案层206和第二透明覆膜层207;其中,第一透明覆膜层201的上表面烫印有全息防伪标识208,第二透明覆膜层207的下表面烫印有签名条209,第二透明覆膜层207的下表面贴有磁条210。
该交易卡的生产工艺为:
将第一印刷图案层202、第二印刷图案层204分别对应地印刷在透明芯层203的上表面、下表面,将磁条210通过热转印工艺贴于第二透明覆膜层207的下表面;然后,将第一透明覆膜层201、印有第一印刷图案层202和第二印刷图案层204的透明芯层203、不透明白墨层205、第三印刷图案层206、第二透明覆膜层207从上至下装订在一起,经层压机层压融合而成,其层压可一次完成,也可分步完成,层压完成后,经模具冲切成交易卡,此时,交易卡厚度在0.76±0.08mm;在交易卡的第一透明覆膜层201的上表面烫印全息防伪标识208,在交易卡的第二透明覆膜层207的下表面烫印签名条209。
其中,上述层压的设备及参数:德国BURKLE牌的层压机,在约150℃左右的温度下层压18~21分钟。
第一透明覆膜层201和第二透明覆膜层205采用意大利Lucches80微米厚度的带胶膜,为透明聚氯乙烯(PVC)材料;透明芯层203采用两片美国Klokner330微米厚度的片材,为透明聚氯乙烯(PVC)材料。
第一印刷图案层202、第二印刷图案层204的印刷方式可以包括:胶印、丝印、数码印刷;胶印油墨采用法国SICPA公司生产的UV油墨,丝印油墨采用英国APOLLO公司生产的油墨。
第一印刷图案层202、第二印刷图案层204和第三印刷图案层206可以包括银行标识图案和信用卡组织的防伪图案。
上述交易卡设置印刷白墨层,使交易卡具有不透光的特性,确保交易卡在自动柜员机上使用过程中通过指定区域能被柜员机识别。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交易卡的上表面置入一接触式IC芯片211,厚度0.81±0.03mm。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未做出创造性劳动的简单替换,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棕榈花苞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富硒有机绿茶生产的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