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提供多种饮用水的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7523.7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1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堂光;何健斌;何健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堂光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供 多种 饮用水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提供多种饮用水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头最早出现于16世纪,用青铜浇铸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控制水管出水开关和水流量的大小。早期的水龙头是螺旋升降式的,到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都是陶瓷阀芯的水龙头,螺旋升降式的基本上已经淘汰了。按结构来分,水龙头可分为单联式、双联式和三联式等几种水龙头。另外,还有单手柄和双手柄之分。单联式可接冷水管或热水管;双联式可同时接冷热两根管道,多用于浴室面盆以及有热水供应的厨房洗菜盆的水龙头;三联式除接冷热水两根管道外,还可以接淋浴喷头,主要用于浴缸的水龙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仅仅是供冷、热水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如何提供一种功能更全面,使用更简单方便的与水龙头相配的功能装置已成为人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功能全面的可提供多种饮用水的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提供多种饮用水的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及其内设置的开水、直饮水(过滤水)、制冷水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开水、直饮水(过滤水)、制冷水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共同连接于一饮用水输出管道上,直饮水(过滤水)供给装置设置有外接自来水供水管的进水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开水、直饮水(过滤水)、制冷水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的输出管路中分别设置有电磁阀,该电磁阀连接有多档位电开关总成。
所述开水供给装置包括水加热装置和开水储存器,水加热装置连接有控制开关,水加热装置通过连接管路与直饮水供给装置连接。
所述水加热装置采用电热管加热方式或电磁加热方式或光磁加热方式或微波加热方式或线圈加热方式或单晶石英加热方式。
所述直饮水(过滤水)供给装置采用饮用水滤芯过滤器,水加热装置与饮用水滤芯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引出一排水管,该排水管设置有安全阀。
所述水加热装置与饮用水滤芯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泄气阀。
所述制冷水供给装置中设置有制冷装置,直饮水供给装置设置有与制冷水供给装置连接的输出管路。
所述直饮水(过滤水)供给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开水、直饮水(过滤水)、制冷水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构成的供水装置,具有冷热纯净饮用水、二氧化碳混合水供水功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开水供给装置 1-1、水加热装置 1-2、开水储存器 1-3、控制开关 2、过滤水供给装置 3、制冷水供给装置 4、二氧化碳供给装置 5、饮用水输出管道 6、自来水供水管 7、减压阀 8、电磁阀 9、排水管 10、安全阀 11、泄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提供多种饮用水的组合装置,它包括壳体及其内设置的开水供给装置1、过滤水供给装置2、制冷水供给装置3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4,开水供给装置1、过滤水供给装置2、制冷水供给装置3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4共同连接于一饮用水输出管道5上,过滤水供给装置2设置有外接自来水供水管6的进水口。过滤水供给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减压阀7。开水、过滤水、制冷水以及二氧化碳供给装置的输出管路中分别设置有电磁阀8,电磁阀8连接有多档位电开关总成。开水供给装置1包括水加热装置1-1和开水储存器1-2,水加热装置连接有控制开关1-3,水加热装置通过连接管路与过滤水供给装置连接。其中,该水加热装置采用电热管加热方式或电磁加热方式或光磁加热方式或微波加热方式或线圈加热方式或单晶石英加热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电热管加热方式,电热管外接交流电源。过滤水供给装置采用饮用水滤芯过滤器,水加热装置与饮用水滤芯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引出一排水管9,该排水管设置有安全阀10。水加热装置与饮用水滤芯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泄气阀11。制冷水供给装置中设置有制冷装置,直饮水供给装置设置有与制冷水供给装置连接的输出管路。二氧化碳供给装置采用现有的罐装CO2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堂光,未经何堂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7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