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8007.6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晓明;孙迪娜 |
主分类号: | B62B1/02 | 分类号: | B62B1/02;B62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搬运 建筑 器材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搬运建筑器材用的手推车,自重较重,使用不方便,并且没有U型支撑杆,停放时易滑动,不稳定,使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量可靠,自重较轻,停放平稳的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所述的手推车包括一支架和两个滚轮,所述的支架包括一第一连接杆、一第二连接杆、一第三连接杆、三根第四连接弯杆,所述的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架还包括一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互垂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架还包括两个U型支撑杆,所述的一个U型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另一个U型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架还包括一转轴杆,所述的转轴杆与所述的U型支撑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滚轮与所述的转轴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架还包括两个手柄,所述的手柄与所述的U型支撑杆的端部相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质量可靠,自重较轻,停放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支架;2、滚轮;
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4、第四连接弯杆;
15、挡板;16、转轴杆;17、U型支撑杆;18、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质量可靠,自重较轻,停放平稳的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搬运建筑器材的手推车,该手推车包括一支架1和两个滚轮2,该支架1包括一第一连接杆11、一第二连接杆12、一第三连接杆13、三根第四连接弯杆14,该第三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杆11及该第二连接杆12的一端相连接,该第四连接弯杆14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杆11及该第二连接杆12相连接。
如图3、图4所示,该支架1还包括一挡板15,该挡板15与该第一连接杆11及该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相互垂直连接。
该如图3、图4所示,支架1还包括两个U型支撑杆17,该一个U型支撑杆17的两端与该第一连接杆11相连接,该另一个U型支撑杆17的两端与该第二连接杆12相连接。
该支架1还包括一转轴杆16,该转轴杆16与该U型支撑杆17相连接。
该滚轮2与该转轴杆16转动连接。
如图3所示,该支架1还包括两个手柄18,该手柄18与该U型支撑杆17的端部相连接。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晓明;孙迪娜,未经崔晓明;孙迪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