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8346.4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3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发达;马芳武;杨国斌;何后裔;王彦武;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波 吸声 系数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学性能测试仪器,具体涉及一种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通过驻波管法进行测定,测试原理为:声源产生声波,声波沿管道传播,在试件端产生反射波,反射波与入射波相加,在管内产生驻波。通过移动探管的位置测量驻波比,最后根据驻波比计算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在测量时,需将小车移到驻波管的最远处,缓慢推动滑块,声压值会随着小车的移动而变化,且此变化非常灵敏,当声压出现一个最大值的时候,目测读取导轨上的刻度,此位置为此频率的声压峰值。同理可测得声压谷值。
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峰谷值的位置很难确定。因操作人员需观察控制主机显示器上声压值变化,又要缓慢匀速推动滑块,两者不能兼顾。再加上导轨材料在使用中发生变形,经常导致卡滞现象,造成小车移动不畅或者非匀速使得声压值变化太快,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除此之外,对小车位移量的目测也经常出现很大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的测量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行:
一种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驻波管、声源、探管、带有标尺的导轨和小车,驻波管和小车分别与控制主机连接,导轨上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导轨活动连接,小车与传动装置活动连接,传动装置与控制主机连接。
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小车移动代替传统的对小车的手动操作,解放了操作人员的双手,使操作人员可以集中精力用于控制主机。另外,电机带动不仅可以设定小车移动的速度,还可以保持小河移动的匀速行驶,更加提高了测试速度。
作为优选方案,传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架、电机和传动杆,两个支架分别位于导轨两端并与导轨固定连接,电机位于导轨一端的支架上并与此支架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转动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相对的支架转动连接,小车的顶部与传动杆活动连接,电机与控制主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杆的转动,从而带动小车的移动,进而根据探管测定实验结果。
作为优选方案,电机上配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电机连接。位移传感器能够更好的处理位移与电流的关系,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作为优选方案,传动杆为螺杆,小车顶部设有滑块,小车通过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的转动带动滑块的移动,从而带动小车沿着轨道做往返运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手动操作的速度,避免了肉眼读数造成的误差,实现了对声学材料吸声系数快速、准确的测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主机,2驻波管,3声源,4探管,5导轨,6小车,7支架,8电机,9传动杆,10位移传感器,1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系统,包括传统的控制主机1、驻波管2、声源3、探管4、带有标尺的导轨5和小车6,驻波管2和小车6分别与控制主机1连接,在传统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量系统的导轨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位于导轨5上,并与导轨5固定连接,同时传动装置与小车6固定连接,传动装置与控制主机1连接并通过控制主机1进行控制。
其中一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两个支架7、电机8和螺杆传动杆9,同时电机配备有位移传感器10。两个支架7分别位于导轨5两端并与导轨5固定连接用来固定电机8和传动杆9,电机8位于导轨9末端的支架7上并与此支架7固定连接,传动杆9的一端与电机8转轴固定连接,传动杆9的另一端与电机8相对的另外一个支架7转动连接,小车6的顶部设有滑块11,滑块11与传动杆9转动连接。同时电机8与控制主机1连接并由控制主机1进行控制。
在进行实验时,控制主机1内进行了相应的程序修改,实验人员只需在原有基础上直接对着控制主机1进行控制操作即可,避免了传统用手来对小车6的位移进行操作引来的误差和时间浪费。同时,小车6的位移读数也可以在控制主机1内显示,避免了人为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USB接口的插座
- 下一篇:一种从大菱鲆鱼皮中提取类肝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