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8428.9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欧国强;欧永轶;王爱国;宋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易继贵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 体积 计量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用于油井产油量的传统计量方法,是用两相计量分离器计量出油水混合液的重量和天然气量,在依据单井井口取样化验的含水率在计算出油井的产油量,但由于很多油田已进入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油井的含水率大都在60-90%,因此要在单井井口油管处取出一个较准确油样是较难做到的,另外造成样品的不准确性也存在人为因素,例如采油工在取样时发现油样几乎全是水时,往往会重新取样,直到取到他认为比较准确,并可以向上交待的油样为止,当然这是这种计量工艺的缺陷所致。同时,目前一些油田的地面采油工艺进行了优化简化,去除了计量站,抽油机井产液量的计量都改为功图法在线计量,而功图法在线计量的准确性,又需要车载计量器具到每口井的井口去计量核实,然后再用来修正功图法计量系数,然后再根据单井取样化验的含水率求出单井产油量,但这种方法仍没有解决因井口取样不准而造成无法准确地知道单井产油量的问题,由此就会使工程技术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产生一些油井作业措施带有盲目性,从而造成一些损失。因此有必要采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计量工艺方法加以改进,进而解决油井产油量计量不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可直接计量纯油量和纯水量,而不需要取样化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由壳体1、捕捉伞2、集液盘3、筛管4、筛板5、排液槽6、净水包7、重量液位计L1和顶装液面计L2组成,其中,上述捕捉伞2由4个支点焊接支撑在壳体(1)内圆壁上;上述集液盘3设置在所述捕捉伞2下部,其周边与壳体1内圆壁满焊,该集液盘3中心孔周边与筛管4满焊连接,该筛管4下端与筛板5焊接,筛板5周边与壳体1内圆周满焊,壳体1中上部设有进口a,其位于壳体1内捕捉伞2和集液盘3中间,壳体1顶部设置气出口b,其底部设置放净口d;排液槽6焊接在筛板5右下方和壳体1内,排液槽6与上方空间相通,其与下方空间封闭,壳体1设置有与排液槽6相通的排液口c;这种设计可保证只将筛板5上方的液体排净。壳体1外部装有重量液位计L1,其下方设有净水包7与壳体1由法兰连接,并焊接在支腿上,所述壳体(1)内置顶装液面计L2。
上述筛板5上水平面与重量液位计L1的零位线0在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重量液位计L1为玻璃管式。顶装液面计L2为内置电磁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的计量就可知道分离器内纯油量和纯水量各是多少,无需采油工再到井口取样化验,得出含水率后再计算出纯油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重量体积计量分离器,由外壳1、捕捉伞2、集液盘3、筛管4、筛板5、排液槽6、净水包7、重量液位计L1(玻璃管式)、顶装液面计L2、进口a、气出口b、排液口c和放净口d组成,另外在重量液位计L1的玻璃管上标有零位线0,该计量分离器壳体1呈立式圆柱形,进口a在壳体1的中上部,处于壳体内捕捉伞2和集液盘3中间位置,并从切线方向与壳体交接,集液盘3呈漏斗状,其周边与壳体1内圆壁满焊,集液盘3中心下方与筛管4满焊连接,筛管4下端与筛板5焊接。筛板5的周边与壳体内圆周边满焊,筛板5上水平面与重量液位L1的玻璃管上的零位线0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保证能将筛板5上方的液体排净,把排液口设置在紧靠筛板5的下方的排液槽内。排液槽与上方空间相通而与下方空间封闭。重量液位计安装在壳体1的外部,为保证液位计的玻璃管内是较纯净的水,其液位计的下方设有净水包7。为了能够测量该分离器内的液面高度,该计量分离器内设置了内置电磁式顶装液面计L2。气出口b在壳体1的顶部,放净口d设在壳体1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椭圆机马达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跑步机踏板气囊弹簧硅胶复合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