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池盖帽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8671.0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4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通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34;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池 盖帽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电池加工过程中将盖帽与电池极耳进行焊接连接的加工设备——智能电池盖帽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将电池极耳和盖帽这二者进行焊接的工序,目前这一工序主要的处理方式有人工处理、激光点焊等。其中,人工处理的方式,操作不易规范,总体效率和品质低,且作业环境差;而激光点焊的方式,现有所用的激光焊接设备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差及产品合格率低。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生产工序,并提供适应中国国内企业使用的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成本,且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维持稳定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池盖帽焊接装置,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电池盖帽焊接装置,包括机体、电池送料机构、用于接收并传送电池送料机构送来的待加工电池的电池焊接传送机构、用于对电池定位的电池定位机构、对电池极耳进行矫正的极耳矫正机构、电池二次定位机构、电池盖帽放置及导入机构、电池盖帽与极耳自动焊接机构、产品检测及不良品剔除机构、产品导出机构及焊接平台、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盖帽与极耳自动焊接机构分别位于焊接平台和机体上,所述电池送料机构、电池定位机构、极耳矫正机构、电池二次定位机构、电池 盖帽放置及导入机构、产品检测及不良品剔除机构、产品导出机构分别围绕电池焊接传送机构依次固定在机体和/或焊接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电池送料机构,包括进电池导轨及动力机构。
优选地,所述电池焊接传送机构,包括设置转盘及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装置。
优选地,转盘设有多个间隔相同距离设置的电池卡位。
优选地,电池卡位底部设置内凹的圆,以防止电池转动过程中移动位置。
优选地,转盘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驱动。
优选地,电池卡位内侧为可以完全放入电池的内凹,内凹由内向外逐渐逐渐扩大,内凹可以是部分圆弧形、三角形,也可以是多边形。
优选地,转盘上的电池卡位向转盘外侧延伸出弧形的过渡边。
优选地,所述电池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定位的两组电子眼,以及用于调整位置的马达、旋转轮,定位机构的作用在于调整电池及电池极耳的方向,使电池极耳中心与圆心连线垂直于极耳。
优选地,所述极耳矫正机构包括导向气缸和和导向块,导向块固定其中一个气缸的顶端,通过与另外一个配合完成矫正工作。
优选地,所述电池二次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定位的两组电子眼,以及用于调整位置的马达,旋转轮,定位机构的作用在于再次调整电池及电池极耳的方向,纠正在极耳矫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使电池极耳中心与圆心连线垂直于极耳。
优选地,所述电池盖帽放置及导入机构包括用于放置及导出盖帽的振动盘以及 输送盖帽的斜通道,斜通道上设置有防止盖帽滑落的T型槽。
优选地,斜通道尾端设置一段直通道。
优选地,所述电池盖帽与极耳自动焊接机构包括焊接装置的正极、负极、改变正极与负极之间距离的电极推动机构,电极推动机构可以为气缸,焊接过程中电极推动机构推动电极,电极将盖帽和极耳压在一起,通电焊接。
优选地,焊接装置的负极设置在转盘上。
优选地,所述产品检测及不良品剔除机构包括光电传感器以及不不良品剔除装置,不良品剔除装置可以是固定在焊接平台上的喷气装置,喷气装置的喷气口对着电池,通过喷气吹落检测到的不良品。
优选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转盘外侧。
优选地,所述产品导出机构包括产品输出导轨和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可以为弧形出料通道,弧形出料通道与转盘的电池卡位配合将成品电池挤出,进入后弧形出料通道逐步被推上产品输出导轨。
优选地,所述焊接平台位于转盘上方,固定在机体上,转盘与机体或者焊机平台可以转动连接,通过步进马达带动间歇分割器来驱动。控制系统位于机体上。
优选地,所述转盘边缘等距分布有至少四个电池卡位。
优选地,所述转盘边缘等距分布有七个电池卡位。
优选地,所述转盘边缘等距分布有八个电池卡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全自动电池盖帽焊接装置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通,未经刘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破漆点焊机
- 下一篇:一种可控硅弧焊电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