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子部品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8791.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政;刘奕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子部品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车用电子部品支撑架,旨在提供一种令车用电子部品可方便进行拆卸或固定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一般驾驶人行车过程当中都可能曾经发生过一些撞车或被撞的意外事故,然而在这些意外事故发生之后,无论是双方当事人或是处理善后的警方处理人员,事故现场的相关勘查、现埸测绘、证物收集、见证人查访讯问、笔录及填报表等收证作业后,还是有可能无法分辨肇事车辆的撞击位置,此即为两造双方多所争执的一环。
加上意外发生现场往往是双方的各说各话,加上事发当时驾驶人的确切行车动态无法获得有力的证明,因此厘清事故的速度颇为缓慢,而且有时鉴定人员无法研判出真正肇事原因,极可能造成肇事人被冤枉判刑,徒受牢狱的灾及民事赔偿的困扰,因而对警方处理人员产生处理不公的疑虑。
为解决前述意外事故的责任归属,汽车用的行车纪录器因而问世,通常行车纪录器的摆置,须考虑其摄取角度最宽广又不被遮蔽的最佳位置;有人放在前保险杆,但其拍摄角度太低,且有被撞击毁损的风险;有人将行车纪录器放在驾驶台上,但恐妨碍驾驶人视线,且车辆行进中的震动,也会改变拍摄的角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令车用电子部品可方便进行拆卸或固定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一种车用电子部品支撑架,该支撑架至少包括有:用以固定该车用电子部品的侧板,该侧板一侧并设有二个以上的容槽;固定座,设于该侧板相对于该容槽的另侧; 二个以上的调整件,该调整件设有侧部及由该侧部所延伸的压抵部,该侧部相对设于该容槽内,该压抵部则与该固定座间隔相对;以及二个以上的弹性件,各弹性件相对设于该调整件的侧部与该容槽间。
该侧板与车用电子部品间设有固定组件。
该固定组件设有至少一凸部以及相对的槽道。
该槽道一末端形成有内缩的限位部。
该压抵部相对位于该固定座上方。
进一步设有盖板,相对盖设于该容槽处。
该固定座相对于该压抵部一侧设有复数齿部。
该压抵部相对于该固定座一侧设有复数齿部。
该压抵部略朝下方倾斜。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调整件可藉由该弹性件的弹性而调整与该固定座的间距,并可使该车用电子部品(例如行车纪录器)相对应夹置固定于目标物(例如后视镜)上,不仅可方便固定该车用电子部品,具有较佳拍摄角度,也不会妨碍驾驶人视线,且各调整件可因应该目标物(例如后视镜)具有不同弧状表面,而各自与该固定座间形成不同间距,以增加其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车用电子部品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车用电子部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整件进行调整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支撑架10
侧板11
容槽111
盖板112
凸部113
固定座12
齿部121
挡止部122
调整件13
侧部131
压抵部132
齿部133
挡止部134
弹性件14
车用电子部品20
槽道21
限位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如图1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分解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10包括有:侧板11、固定座12、调整件13以及弹性件14;其中:
该侧板11一侧设有二个以上的容槽111,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设有二个容槽111,并进一步设有盖板112,可相对盖设于该容槽111处。
该固定座12设于该侧板11相对于该容槽111的另侧,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固定座12可相对设于该容槽111另侧的底部。
二个以上的调整件13,该调整件13设有侧部131及由该侧部131所延伸的压抵部132,该侧部131相对设于该容槽111内,该压抵部132则与该固定座12间隔相对,该压抵部132可相对位于该固定座12上方。
二个以上的弹性件14,各弹性件14相对设于该调整件的侧部131与该容槽111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