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控制阀及负压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8832.6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飞恰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创口或体腔渗液引流的负压控制阀及负压引流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经有多种公开资料,给出了手术创口或体腔渗液引流的负压引流装置,如CN201110321672.9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包括缸筒、引流管、活塞板、活塞杆和支架,活塞板将缸筒内腔分为下腔和上腔,上腔与大气相通,下腔底部连接有可拆卸的储液装置;引流管的排液口与下腔相通,引流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活塞板上设置有连通上腔和下腔的通气孔。
又如CN200810201353涉及于手术创口或体腔渗液引流的引流管。在引流段的引流孔外设置一层韧性多孔隙材料,多孔隙材料层的面积大于引流孔的截面面积。在负压引流过程中,局部的组织在多孔隙材料的阻隔下不会进入引流孔,避免了引流孔阻塞和可能的局部组织损伤;负压可达到的区域扩大,负压分布更加均匀。CN200920018638.2 涉及的负压引流器,由容器、负压计组成。带刻度的容器上有引流口、抽吸口、负压计接口,负压计接口接负压计,负压计内有活塞及与之相连的弹簧,活塞位置显示负压大小,负压计的负压靠活塞下方的封闭管腔和与活塞相连的弹簧形成,抽吸口接开关。CN03210241.0负压引流瓶涉及一种手术后将体内积液引流出来的负压引流瓶。现有的引流瓶存在负压有限,易返流等缺陷。包括瓶体和与瓶体内腔连通的引流导管,所述瓶体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一负压球连通。另,引流器封闭型瓶顶上竖立连为一体并通向瓶内的引流管和负压管,分别配备可装拆的管塞,瓶体标有容积刻度,引流瓶外壁上部连接便于悬挂的挂卡。
CN201120160311涉及的负压引流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引流瓶、瓶盖、引流管、固形物过滤袋,引流瓶与瓶盖螺纹密封连接,瓶盖上密封穿接有引流管,引流管一端设置在瓶体外,另一端探入至瓶内并与固形物过滤袋袋口连接,引流瓶底部连通有负压管。
CN200810123626.6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用的负压引流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排气装置将负压引流容器(7)中进行排气使负压引流容器(7)中处于负压状态,然后将排气装置拆除,使负压引流容器(7)处于密封的负压状态;将引流口(1)的高度调整到高于负压引流容器。也有报导负压为-40MMHG至-200MMHG,适于治疗皮肤烧烫伤的引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负压控制阀及一次性负压引流瓶,简单可靠且提供负压和引流容器一体化,并提供较高的负压,具有调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控制阀,其特征是包括阀芯和阀座,阀芯的纵截面是锥形、梯形或圆形,阀座上设有阀芯匹配安装的凹座,阀芯上部设有凸环,阀座上相应位置设有凹槽与阀芯上设有凸环锁定,阀芯绕着凹槽拧转,在阀芯和阀座上设有通孔,二通孔的重合面积决定导流的流量,阀座上通孔与阀座连接管连通,并能通过真空脂应用使阀的密封有所保证。
应用所述的负压控制阀的负压引流瓶,包括引流瓶、负压控制阀和引流管,引流管连接负压控制阀并连接到引流瓶,引流瓶是抽真空的负压瓶。
可将引流管端部与穿刺针是一个单独部件,引流管端部连接一三棱穿刺针。
引流瓶的瓶盖上设有另一出管。
在引流瓶的底部连通有放液管,放液管末端设置有放液开关。
阀座连接管外径与引流管内径相同,紧配合装配,连接管外套有紧固皮圈。
引流管端部即引流孔的引流段设有均匀细孔,且在管柱面的一半圆柱面上设有若干孔。
负压控制阀是上述负压控制阀(包括阀座和球形或锥形阀芯构成,阀座采用聚合物制备,而阀芯亦采用聚合物制备(如橡胶或PU材料等)制备)。引流瓶的瓶盖上可设有另一(或带阀)的出管,可用于接负压抽吸设备。负压引流瓶是预先置负压的引流瓶(抽真空)、负压控制阀指压力开关及流量调节阀、引流管和穿刺针。
引流管与穿刺针相连接(从皮下穿刺出皮肤,简单快捷,创伤小,密闭性好,且术后疤痕轻微),引流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引流瓶(可以更换不同粗细引流管),连接管上有一开关阀,开关阀为单臂旋转结构,可调节负压吸气量(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飞恰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飞恰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8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安全回缩采血器
- 下一篇:无创血糖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