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044.9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益;周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3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外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主要由壳体、导电片、芯子和填充物组成。其中,壳体主要呈筒形结构,采用塑料等材料一次成型。该壳体在注塑成型时容易在壳体的底部或外壁残留一部分余料,造成底部或外壁粗糙并且浪费原料。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外壳,它具有表面光滑、不留余料,且易于制备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容器外壳,由筒形壳体和盖板组成,盖板扣合在壳体上,同时,壳体外部的底面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凹坑,且盖板上开有通孔。
所述壳体和盖板分别为一次注塑成型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壳体表面光滑、不留余料。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外壳底部设有凸台和凹坑。这样,在注塑成型时,凸台和凹坑接近进料流道出口,从而不会残留余料,进而保证壳体整体的光滑度,方便和其它元件装配。2、易于制备。壳体和盖板分别一次成型,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部向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壳体;11、凸台;12、凹坑;2、盖板; 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电容器外壳由筒形壳体1和盖板2组成,盖板2扣合在壳体1上,壳体1外部的底面上设有圆形凸台11,凸台11上设有凹坑12。当然,凸台11和凹坑12也可制成其他形状。同时,盖板2上开有通孔21。这样,壳体1内部放置电容器的其他部件后,扣合上盖板2,电容器的接线穿过通孔21伸出。壳体1和盖板2均采用塑料或橡胶制成,分别为一次注塑成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未经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电流异型触臂
- 下一篇:电容器及使用该电容器的交流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