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279045.3 申请日: 2012-06-13
公开(公告)号: CN202637496U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发明(设计)人: 赵锋;栾瀚森;王浩;杨莉;徐凤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J3/00 分类号: A61J3/00;B82Y30/00;A61K31/407
代理公司: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代理人: 罗大忱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二硫杂环 戊烯 吡咯 化合物 纳米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

技术背景

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如CN101381371、US20100210856A1公开的6-氨基-4-(2,4-二甲氧苯基)-4-氢[1,2]二硫杂环戊烯[4,3-b]-吡咯酮-甲酸乙酯(以下简称ZL-004),由母核结构1,2-二硫杂环戊烯[4,3-b]吡咯-5(4H)-酮环修饰改造而成的化合物。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王国平研究员自行合成,此类结构化合物已有专利报道,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特点,如Webster等(wo2003/080624)、Stachel等(Helvetica Chimica Acta2002,85,4453)、川田修司等(JP63-284181,JP11-279179)、Webster等(US6020360,WO99/12543)、Godfrey & Dell(GB 2170498)的报导。

经非临床药理、毒理实验,ZL-004表现出较强的升高外周白细胞数量的特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但由于ZL-004属于难溶性药物,在37℃水中溶解度只有90–120μg·mL-1,甲醇中仅0.90-1.50mg·mL-1,属于极微溶解物质。微观上,其难溶性使其无法以分子状态透过生物膜,分散于水溶性的循环系统,作用于生物靶细胞。宏观上,增加了口服、粘膜途径给药的难度,前期实验也证实其特殊物理性质限制药效的充分发挥,只有通过自身结构的修饰或是制剂方面的改变提高其靶细胞作用率。

将难溶性药物制备成为纳米粒,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提供一种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是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以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包括水相储器、油相储器、超声发生仪、超声作用腔、机架、设有内构件的静态混合器、循环管、出液接受杯和搅拌器;

所述静态混合器通过固定架垂直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水相储器的出口通过水相管线相连通与所述超声作用腔相连通,所述油相储器的出口通过油相管线与所述超声作用腔相连通,所述超声发生仪的探头插在所述超声作用腔中;

所述超声发生仪用机械方式固定于机架上;

所述出液接受杯设置在所述静态混合器底部的出口的下方;

所述循环管一端插入所述的出液接受杯中,另一端通过输送设备与所述的水相储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与传统的制备纳米结晶、纳米粒的方法不同,传统的制备纳米结晶包括溶剂沉淀法、乳化-溶剂挥发法、盐析法、超临界流体技术、复乳法、界面缩聚法等制备方法。本实用新型采用超声-静态混合装置用于制备纳米结晶及纳米粒的。有关静态混合器制备纳米粒的专利US2011/0237748A1,其虽然使用静态混合器,油相中只能使用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腈、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等,限制了水部分溶解有机溶剂的使用,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的应用,此类溶剂可增加非极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包封率、载药量。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声-静态混合装置可在混合前将有机溶剂与水相乳化成极细液滴,在通过混合器后可得到高包封、粒径分布均一的纳米粒,易于放大量生产,可突破纳米粒制备瓶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制备的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的纳米粒,具有显著的纳米粒表征特性,粒径60-300nm,Zeta电位在-30-20mv,可用于口服或静脉给药,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循环时间延长,开发该制剂具有广阔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纳米粒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纳米粒制备装置包括:水相储器1、油相储器2、超声发生仪6、超声作用腔9、机架4、设有内构件501的静态混合器5、循环管10、出液接受杯7、搅拌器8;

所述静态混合器5通过固定架401垂直的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静态混合器5的高径比为50-80;

所述内构件501采用通用产品,如型号为SV、SL、SK、SX、SD等内构件,所述内构件的结构和相关参数,在《管道静态混合器手册》上有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不再赘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