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风全预混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071.6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梅;海明璋;张晶;张红星;朱禹州;孙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燕山工业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风 全预混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一种鼓风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中餐炒菜常需要猛火,特别是粤菜更需要猛火爆炒,为满足需求,常采用鼓风式燃烧器。传统的非预混鼓风燃烧器看似火力十足,但实际热效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与燃气比例不匹配(不是空气过量,就是燃气过量),所以燃气-空气混合不充分,影响到了燃烧效果;此外,传统的非预混鼓风燃烧器是空气与燃气边混合边燃烧,混合不均且过剩空气不好控制,所以造成了燃烧不完全、烟气污染高(氮氧化物排放量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鼓风全预混燃烧器,要解决传统的鼓风式燃烧器热效率低、氮氧化物排放量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鼓风全预混燃烧器,包括底部设有空气进口的燃烧器外壳和设置在燃烧器外壳内侧的常明火供气管、火孔碗,所述常明火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火孔碗围成的燃烧室中并且常明火供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常明火燃烧头,所述火孔碗的侧壁上开有条缝型斜向火孔,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外壳的内侧、在火孔碗的下方设有预混燃气供气管和风碗,所述风碗的侧壁上开有斜向导流孔,并且风碗将火孔碗下方的燃烧器外壳内侧空间分隔为空气腔室和预混室两部分,所述空气进口与空气腔室相通,空气腔室通过风碗上的斜向导流孔与预混室相通,预混室又通过火孔碗上的条缝型斜向火孔与燃烧室相通,所述预混燃气供气管的出气端位于预混室中并且预混燃气供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多孔燃气喷嘴。
在火孔碗外侧的燃烧器外壳的内侧壁处设有一圈旋流叶片。
所述旋流叶片与燃烧器外壳的内侧壁垂直,旋流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
所述火孔碗的侧壁与火孔碗顶面的夹角为60°~90°。
所述条缝型斜向火孔与火孔碗顶面的夹角为60°~90°,条缝型斜向火孔与过该条缝型斜向火孔最外沿的火孔碗顶面圆法线的夹角为30°~45°。
所述风碗的侧壁与风碗底面的夹角为60°~90°。
所述斜向导流孔与过该斜向导流孔最外沿的风碗引风圆法线的夹角为45°~60°,斜向导流孔由上层斜向导流孔、中层斜向导流孔、下层斜向导流孔组成,上层斜向导流孔与风碗底面的夹角为30°,中层斜向导流孔与风碗底面的夹角为15°,下层斜向导流孔与风碗底面的夹角为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全预混燃烧方式,可以达到降低CO与NOx污染、提高热效率的目的,具有了燃烧充分完全、火力稳定强劲并集中(预混燃烧的火孔热强度很高)、热损失少、污染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预混用的燃气与空气先在预混室内预混,并达到完全燃烧理论空-燃比,然后再由火孔碗处燃烧,即完全混和后再燃烧。因为完全预混式燃烧在着火前,燃气与空气会预先进行均匀混合,所以可以在瞬间完成燃烧,并且还能在很少的过剩空气系数下达到完全燃烧,几乎不存在化学不完全燃烧现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利用风机将空气鼓入风碗中(即空气经多个斜向导流孔进入预混室中),同时预混用的燃气靠自身压力经多孔燃气喷嘴(火帽)上的多个小孔以一定的倾斜角喷入风碗中,二者在预混室中充分混合(通过合理控制燃气-空气比例,可以使得燃气-空气混合的更加充分),达到理论空燃比,混合后的气体再经预混室上方的火孔碗上的条缝型斜向火孔进入燃烧室,再与从常明火燃烧头喷出的燃气进行二次混合(不需二次空气),最后形成全预混燃烧。
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产生的烟气还可以经火道引入灶眼,加热汤桶,烟气余热被利用,提高了灶具的整体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旋流叶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常明火燃烧头、2-火孔碗、3-常明火供气管、4-风碗、5-多孔燃气喷嘴、6-预混燃气供气管、7-空气进口、8-燃烧器外壳、9-斜向导流孔、10-空气腔室、11-预混室、12-燃烧室、13-条缝型斜向火孔、14-旋流叶片、15-电子点火器、16-风机、17-送风管、18-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燕山工业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燕山工业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红外辐射式燃烧器
- 下一篇:分级研磨珠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