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进源宽带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282.X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兴;张文生;申江;邓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进 宽带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雷达系统、侦测系统及电子对抗领域的宽带接收机。
背景技术
通用接收机在军用上可以用作频率监测,敌台信号监听和检测,可用于敌我识别系统中。在现代战争中国内外已广泛使用高性能,高集成度的宽频带通用接收机。在民用上,可广泛应用在民用航空、航天、海事通信、科考勘查等方面。
现代通用接收机在设计和实现上越来越趋向高性能、高集成度方向发展。在性能上,现代通用接收机主要是向高线性、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方面发展。随着现代调制体制的快速发展,且无线频谱的拥挤程度日益加剧,对接收机的线性度、动态范围、灵敏度、抗干扰能力、适应性等方面的性能和指标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这就要求现代通用接收机在保证信号检测能力(即极高的灵敏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接收机的线性度,使信号失真最小、误码率最低:尽可能的展宽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使接收机的适应度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
综述之,现有通用接收机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
1.线性度低、动态范围不足;
2.信号检测能力差;
3.信号失真较大、误码率较高;
4.动态范围较窄、抗干扰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接收机在线性度、动态范围、灵敏度、抗干扰能力、适应性等方面不能满足本行业日趋苛刻的指标要求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高线性、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信号失真小、误码率低、适应度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步进源宽带接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步进源宽带接收机,由电源、本振模块、接收通道和数控部分构成,数控衰减器2的输入端连接射频信号源1,其输出端连接一选二开关3的输入端,开关3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直通4的输入端,其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放大器5的输入端,直通4和放大器5的输出端均连接至一选二开关6的输入端,开关6的输出端与一选二开关7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7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一选六开关8和开关9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8的6个输出端分别串接6个预选滤波器后与一选六开关14的6个输入端相连接,开关9的6个输出端分别串接6个预选滤波器后与一选六开关15的6个输入端相连接,开关14和开关15的输出端均与一选二开关16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16的输出端与一选二开关17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17的输出端其中一路串接直通18后与一选二开关20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串接放大器19后与开关20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20的输出端、本振一22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2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混频器21的输出端串接腔体滤波器23后与放大器24的输入端相连接,放大器24的输出端、本振二26的输出端与第二混频器25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混频器25的输出端串接LC滤波器27、放大器28、两级数控衰减器29、30后与放大器31的输入端相连接,放大器31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3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本振三33由晶振52、鉴相器70、压控振荡器71和四分频器72顺次串接构成,四分频器72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32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混频器32的输出端串接LC滤波器34、放大器35、数控衰减器36、放大器37后与一选六开关38的输入端相连接,开关38的6个输出端分别串接6个预选滤波器后与一选六开关41的6个输入端相连接,开关41的输出端串接放大器42、放大器43后输出最终信号44;本振三33的鉴相器70为MAX2150,其输出频率为1560-1576MHz,四分频器72的输出信号频率为394~390MHz,1kHz步进。
本实用新型步进源宽带接收机的有益效果:
1.综合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射频通道设计技术、频率源设计技术和腔体结构设计技术,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减少了器件,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2.实现了超宽带接收;
3.高线性、大动态范围;
4.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信号失真小、误码率低;
5.适应度更大、抗干扰能力更强;
6.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步进源本振三的电路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