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390.7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加工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反向挤压设备,普遍采用一段棒料挤结束后,挤压模具掉下来,等下一段棒料挤压时,再把模具放到棒料前端,浪费了挤压时间,模具也容易损坏,且模具因为每次掉下去,表面被污染,也影响产品质量。但如果直接把模具固定在顶杆上,又会因为模具和挤压筒的间隙只有0.2mm,所以要求模具和挤压筒的对中度非常高,从设备上也无法保证达到加工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固定机构。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杆、挤压筒、模具固定杆和挤压机前墙板,挤压机前墙板与模具固定杆一端连接,所述模具固定杆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挤压热胀紧圈,固定挤压热胀紧圈与挤压筒之间设置有挤压模具,挤压模具外圈设置有固定挤压垫内摩擦块。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挤压垫热胀紧圈和挤压筒之间的间隙距离为1.7mm。
在模具固定杆上,装一个固定挤压垫胀紧圈,把挤压模具装在固定挤压垫胀紧圈的内部,因为是固定挤压垫胀紧圈,在受力时会胀大1.5mm,所以在没有受压时挤压垫和挤压筒的间隙可以有1.7mm,这样挤压后间隙就是0.2mm,设备的对中度就可以保证了。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固定机构通过增加固定挤压热胀紧圈,大幅度提高了该固定机构的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为更有效地达到加工标准做了充分准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压杆7、挤压筒5、模具固定杆1和挤压机前墙板6,挤压机前墙板6与模具固定杆1一端连接,所述模具固定杆1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挤压热胀紧圈2,固定挤压热胀紧圈2与挤压筒5之间设置有挤压模具4,挤压模具4外圈设置有固定挤压垫内摩擦块3,所述固定挤压垫热胀紧圈2和挤压筒5之间的间隙距离为1.7mm。
在模具固定杆1上,装一个固定挤压垫胀紧圈2,把挤压模具4装在固定挤压垫胀紧圈2的内部,因为是固定挤压垫胀紧圈2,在受力时会胀大1.5mm,所以在没有受压时挤压垫和挤压筒5的间隙可以有1.7mm,这样挤压后间隙就是0.2mm,设备的对中度就可以保证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亚太轻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