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及红外接收、发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611.2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邓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 | 分类号: | H01L31/04;H01L31/0224;H04B10/50;H04B10/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大道一号华南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式 红外 二极管 结构 接收 发射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二极管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采取从侧边安装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及由其构成的红外接收、发射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红外二极管有贴片式结构和插装式结构,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均有大量的应用。针对电子白板、检测幕帘等产品中,使用的红外二极管较多,通常要求安装空间越小越好,以减少产品的外形尺寸,然而,根据红外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其通常需要采用插装式的管形结构,而传统的插装式红外二极管的安装是垂直插装在电路板上的,这样导致红外二极管的信号收发方向与电路板平面相垂直,以至于占用了很多的空间。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红外二极管结构,以实现占用空间少和方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具有占用空间少和方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包括二极管本体,所述二极管本体的前端为接收红外信号或发射红外信号的头部,所述二极管本体的尾端设有接脚,所述的接脚为折弯结构,包括与二极管本体联接的根部、与根部联接的折弯部和与折弯部联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根部平行,所述的焊接部突出于二极管本体的侧边或与二极管本体的侧边对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二极管本体为方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头部为球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接脚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上的若干个红外接收管,所述的红外接收管为前述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
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上的若干个红外发射管,所述的红外发射管为前述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二极管采用了折弯的接脚,可以实现传统插装式红外二极管的贴片式固定联接,有助于进一步缩小红外接收发射电路的体积,有助于红外收发电路的结构优化,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白板和安防检测幕帘等产品中。其中的接脚采用矩形结构,有利于采用SMT的现代加工工艺进行焊接加工,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其中,红外二极管由插件式更改为蝶形贴片式,彻底改变加工工艺。红外二极管的本身采用四方形设计,可以使得红外二极管在贴片加工时不需要依赖任何支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具体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接收电路具体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电路具体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二极管本体 11侧边 20头部
30接脚 31根部 32折弯部
33焊接部 40电路板
R红外接收管 T红外发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包括二极管本体10,二极管本体10的前端为接收红外信号或发射红外信号的头部20,二极管本体10的尾端设有接脚30,接脚30为折弯结构,包括与二极管本体10联接的根部31、与根部31联接的折弯部32和与折弯部32联接的焊接部33,焊接部33与根部31平行,焊接部33突出于二极管本体的侧边11或与二极管本体的侧边11对齐。
其中,二极管本体10为方形,有利于二极管本体更加贴近电路板,头部20为球形,更有利于接收或发射红外信号;接脚3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有利于进行贴片式焊接加工。为了焊接时,二极管本体不影响接脚的定位,焊接部33优选突出于二极管本体的侧边0.1~0.2mm。为了便于接脚30的折弯工艺,其中的折弯部32与焊接部33的夹角为110°~12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电路板40,及设于电路板上的若干个红外接收管R,红外接收管R为前述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电路板40,及设于电路板上的若干个红外发射管T,红外发射管T为前述的贴片式红外二极管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浪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