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发电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631.X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东;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发电门。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发电站,火电(煤电)占70%以上。水电占20%以上,其它形式的发电,总和还不到5%。火力发电多以煤为燃料,而煤又是一种环境污染比较大、有害气体排放多的燃料(据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燃煤火力发电目前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一是燃煤技术有待改善,煤的经济利用率要进一步提高;二是煤燃烧除释放出热量外,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排放物。合理调整各种能源的发电参数比例,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燃煤电厂的煤炭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将一次能源高效地转换为洁净的二次能源;把解决当前燃煤造成的污染问题和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很难;目前还没有哪种燃料能代替它。随着能源应用的多元化和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正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出于环保因素,国家电力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推广使用天然气、风电。北京、上海、青岛、秦皇岛、唐山等;都在规划之中。另外,中国正研究风能和太阳能的应用,力争把这两种能源从科技产品转化为消费产品。风能和太阳能占德国发电量的50%,荷兰发电量的2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例还很低。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人力发电基本上都是单人式的脚踏发发电机。但是,因为它主要是靠人的运动来带动发电,因此这种发电方式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该装置正是为了填补人力发电在这方面空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能发电门,此发电门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输、安装方便,而且节能、制造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发电门,包括门、门架、发电蓄电装置和夜间辅助照明装置,所述门与所述门架活动连接,所述门设置有横块,所述发电蓄电装置包括导轨、滑块、杆件、发电机、发电机架和蓄电池,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横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杆件连接,所述杆件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发电机架上,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夜间辅助照明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发电门的一种改进,所述夜间辅助照明装置包括电源板、光敏模块、延时模块、触发式开关和LED板,所述电源板、所述光敏模块、所述延时模块、所述触发式开关和所述LED板依次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发电门的一种改进,所述横块设置为两块,所述导轨设置为两条,两条所述导轨分别设置于两块所述横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发电门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设置为两块,两块所述滑块与两条所述导轨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发电门的一种改进,所述杆件包括转动杆和横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横杆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横杆的一端分别与两块所述滑块连接,两根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发电门的一种改进,所述发电机内设置有变速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门、门架、发电蓄电装置和夜间辅助照明装置,所述发电蓄电装置包括导轨、滑块、杆件、发电机、发电机架和蓄电池,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横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杆件连接,所述杆件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发电机架上,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夜间辅助照明装置电连接。该装置将一个简单普遍的开关门动作延伸至发电领域,通过滑块与杆件的配合,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发电目标,上述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输、安装方便,而且节能、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其中,1:导轨、2:滑块、3:横杆、4:发电机、5:转动杆、6:横块、7:发电机架、11:门、12: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3N4‑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