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式锅炉漏灰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807.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0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魏厚瑶;庞亮;范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顺达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地址: | 163416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式 锅炉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行业锅炉漏灰除尘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旋风式锅炉漏灰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电行业中,通常从锅炉到除尘器之间都装有漏灰装置,其目的是降低粉尘对环境污染,净化工作环境。然而现有的漏灰装置却不能有效降低灰渣尘化强度,防尘效果差,尘源封闭效果不好,阻隔不了含尘气流,导致除尘效率低,工作环境粉尘量大。同时,灰渣在下落过程中易粘连管壁,经常发生堵管现象,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热电锅炉产生的灰渣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堵管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风式锅炉漏灰除尘装置。该装置可有效增强灰渣尘化强度,有效阻止粉尘的外溢,改善作业环境,减少除尘装置维修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风式锅炉漏灰除尘装置,包括水泵,其中,所述的水泵通过文丘里式高压喷嘴依次与溢流箱及蜗壳体连通,蜗壳体的上部连接粉尘缓降管。
上述的溢流箱内固定挡尘板;上述蜗壳体的旋流壁为封闭式渐开线型,且与溢流箱连接的上部壁上设有人孔盖;上述的粉尘缓降管的内壁涂有陶瓷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蜗壳体采用封闭式渐开型,利用水泵和文丘里式高压喷嘴,在粉尘灰渣进入蜗壳体前增加一个缓降管,降低粉尘、灰渣下降速度,使蜗壳体内的水溶液形成旋流水并与粉尘、灰渣充分混合后,再通过溢流箱,由溢流管引至到沉淀池内。同时,为了防止管路灰渣、粉尘粘连壁内,增加一个人孔盖,便于清理灰渣;此外,为了防止灰渣堵塞缓降管,内壁挂瓷处理。该除尘装置安装方便,即节省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也降低了维护工作量,改善作业环境且运行稳定,粉尘灰渣浓度由处理前的200mg/m3降低倒 2mg/m3,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无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水泵,2-沉淀池,3-文丘里式高压喷嘴,4-溢流箱,5-蜗壳体,6-粉尘缓降管,7-挡尘板,8-溢流管,9-人孔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及图2所示,该旋风式锅炉漏灰除尘装置,包括水泵1,所述的水泵1通过文丘里式高压喷嘴3与溢流箱4连通,溢流箱4与蜗壳体5连通,蜗壳体5的上部连接固定粉尘缓降管6。
上述的溢流箱4内固定挡尘板7;上述蜗壳体5的旋流壁为封闭式渐开线型,且与溢流箱4连接的上部壁上设有人孔盖9;上述的粉尘缓降管6的内壁涂有陶瓷层。
上述的水泵1与供水管路法兰连接,并由螺栓连接固定,同时与文丘里式高压喷嘴3通过管路连接,使蜗壳体5内水溶液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旋流水,粉尘渣灰通过粉尘缓降管6与蜗壳体5内的旋流水充分混合;为了防止粉尘外溢大气中,在蜗壳体6和溢流箱4之间设置挡尘板7,粉尘灰渣与蜗壳体5内的高压水充分混合后,通过溢流箱4下部的溢流管8排入沉淀池2内处理。
该装置中,水泵1用来提供足够流量的高压水,保证高压喷嘴形成足够压力,而文丘里式高压喷嘴3为圆形渐扩结构,与水泵1通过管路连接,喷嘴出口位于溢流箱4内,溢流箱4为封闭式渐开型结构,为防止粉尘外溢大气中,在蜗壳体5与溢流箱4之间还设置弯型结构挡尘板7,溢流箱4与蜗壳体5、挡尘板7焊接连接成封闭体,溢流箱4的下部固定与沉淀池2连通的溢流管8,混合后的灰渣水通过溢流箱4下部的溢流管8排入沉淀池2,沉淀池2为方型结构,用来回收处理灰渣水;蜗壳体5为封闭式渐开型结构,上部焊接固定与蜗壳体5内腔连通的缓降管6,缓降管6的上部与锅炉连通,主要是降低粉尘灰渣下降速度;同时,为了防止灰渣堵塞,缓降管6内壁挂瓷处理;通过缓降管6,下落的粉尘灰渣与蜗壳体5内的高压水旋流水充分混合,有效地阻止粉尘的外溢,避免二次污染。
该除尘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即节省能源又改善作业环境,降低了维护工作量且运行稳定,粉尘灰渣浓度由处理前的200mg/m3降低倒 2mg/m3,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顺达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顺达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CLT酸生产的氯化氢吸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限速的高楼逃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