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织缠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074.3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霞;施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2 | 分类号: | B65H67/02;B65H5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机,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缠绕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塑料或者橡胶管子整体较为柔软,抗拉伸能力不强,同时如果长期的卷绕存放等容易产生变形与龟裂的情况,管子较长时,受到弯折后不易拉直,影响内部的贯通,因此通常在管子外侧缠绕上一层编织层,用以增强管子的支撑能力和抗拉伸抗弯曲的能力,现有的编织缠绕机一般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空心转轴、穿线板、线筒安装座等,管子从空心转轴中穿过,编织线圈设在线筒安装座,线头通过穿线板绕在管子上,电机带动空心转轴转动,同时管子慢慢进给,这样就把线编织缠绕在管子外壁上,管子出口端通过外管成型机在管子的编织层外侧套上外管,但是编织缠绕机在工作过程中线用完后需要停下机器换线和穿线,十分麻烦,穿线过程时间长,而管子仍然在进给,会浪费很长一段管子,同时不同的线的张力不同,缺少张力调节机构会导致编织层松紧不一致,绕线效果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93159Y,授权公告日2009年8月19日,公开了一种可缠绕斜纹编织网于塑料软管上的编织装置,包括一内管体成型机构,一缠绕机构,一第一传动机构,一第二传动机构和一外管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管体成型机构,具有一导引轴;缠绕机构,设于内管体成型机构的一侧,包含一穿设于导引轴上的架体、一转轴、一转盘、多数纱筒及多数纱架;第一传动机构,与缠绕机构的转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设于第一传动机构的一侧,至少包含一穿设于导引轴外部的套筒及一连动套筒的致动单元;外管体成型机构,连接设置于导引轴的末端。该种编织装置换线过程需要停下设备,换线后重新开启设备,而换线过程中管子的进给设备仍然在工作,因此会浪费很长一段管子,同时该种装置上缺少张力调节机构,导致编织层松紧不一致,绕线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编织装置换线过程麻烦,换线时间长导致浪费管子,同时缺少张力调节机构,无法调整线的张力,导致编织层松紧不一致,绕线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换线过程简单迅速,不会浪费管子,同时能调节线的张力绕线效果更好的编织缠绕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缠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端设有第一绕线机构,所述的第一绕线机构包括空心转轴和与空心转轴垂直固定连接的线筒安装盘,所述的空心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所述的轴承座外侧的空心转轴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的线筒安装盘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线筒安装轴座,所述的空心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空心转轴的端部设有快速换线机构。不同的线的张力和自身弹性不同,需要张力调节机构调整线的松紧度,合适的松紧度绕线过程中才能保证编织层与管子的紧密贴合,绕线效果达到最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线筒用完了需要及时换线,如果换线时间长、慢或者繁琐,会严重浪费管子,因此快速换线机构能有效的缩短换线时间,减少管子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圆形穿线板和连接座,所述的圆形穿线板上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列与线筒安装轴座对应的穿线孔,所述的圆形穿线板通过连接座固定在空心转轴的外端,所述的圆形穿线板的外侧面上连接有分度盘,所述的分度盘成圆管状,分度盘的管壁上设有一圈与穿线孔对应的引线孔,分度盘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分度盘通过连接法兰与圆形穿线板固定。圆形穿线板上的穿线孔对应线筒安装轴座成一列分布,可以根据线材自身的弹性和张力来选择线穿过穿线的孔数,这样调整到最合适的松紧度绕线效果好,穿线孔穿出的线在穿过分度盘上的引线孔,用以控制绕线的距离和绕线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穿线孔和引线孔内都设有与其对应的穿线镶套。穿线镶套由陶瓷材料制成,表面光滑阻力小,硬度高耐磨损,线穿过穿线镶套中,能有效的防止走线过程中线的磨损和磨断。
作为优选,所述的快速换线机构包括搭丝套,所述的搭丝套包括搭丝套固定座和搭丝套头,所述的搭丝套固定座设在分度盘内并固定在空心转轴的端面上,其圆心处设有固定孔,所述的搭丝套头成圆管状结构,其一端侧壁上设有进线孔,另一端镶嵌在固定孔内,所述的搭丝套沿直径处对称剖开分成左搭丝套本体和右搭丝套本体。左搭丝套本体和右搭丝套本体分来,然后把线穿过进线孔,再把左搭丝套本体和右搭丝套本体合上即可绕线,线筒上的线用完重新装上线筒时,不需要关闭管子进给装置而直接拉开左搭丝套本体和右搭丝套本体即可实现轻松快速的换线作业,减少管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