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源缓冲软开关调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778.0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海;刘昌明;朱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双鸣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6 | 分类号: | G05F1/66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缓冲 开关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功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炉的有源缓冲软开关调功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感应加热行业用于并联谐振的调功方式只要是通过改变逆变器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现功率调节的功能。而改变该直流电压主要又用到如下技术方案:
(一) 三相PWM整流技术
该方案是通过对全控型功率开关器件进行脉冲驱动,调节开通与关断的时间比例来达到调节直流电压高低的效果。但是要实现这样的全控型整流,价格比较昂贵,并且这样简单的可控整流会对电网造成比较大的高次谐波干扰,影响电网的质量。
(二) 三相晶体管可控整流技术
该方案是用晶闸管进行可控整流,通过改变晶闸管的相位控制角a来实现对直流电压的调节。但是这种电路也有电路拓补复杂、输入功率因素低、谐波干扰严重等缺点。
(三) 直流PWM(脉冲宽度调制)斩波调功技术
这种方案是通过不可控整流得到直流电压,并结果电容滤波之后,用PWM技术控制可控型功率器件(我们这里用IGBT)进行斩波调功。这种方式已经具有动态相应快、保护容易、电路简单、功率因素高等诸多优点,属于比较先进的调功方式。但是由于该方案中对于该斩波功率器件的开关属于硬开关方式,故具有与之相关的如下缺点:1.该斩波器件承受电压电流应力大,器件容易损坏;2.开关频率搞时,开关损耗大,器件容易发热烧坏;3这种斩波器件采用硬开关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电磁干扰,引起控制电路和现场其它电子设备的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则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功相应快、输出波形好、功率因素高的有源缓冲软开关调功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源缓冲软开关调功电路,依次包括整流桥、调压调功部分电路以及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调功部分电路依次包括并联接在正负极输出端的并联支路、接在负极输出端的主IGBT以及并联接在正负极输出端的二极管a,所述并联支路包括辅IGBT、二极管b以及二极管c,负极输出端接向辅IGBT的负极,辅IGBT的正极接向二极管b的正极,二极管b的负极接向二极管c的正极,二极管c的负极接向正极输出端,所述二极管a的正极和二极管c的正极之前并联一个第一电容,所述二极管b的正极和二极管c的正极之前并联一个电感,所述主IGBT并联一个第二电容。
所述逆变电路的桥臂是由补偿谐振电容和感应圈并联而成,逆变电路左上半桥为第一IGBT,逆变电路左下半桥为第二IGBT,逆变电路右上半桥为第三IGBT,逆变电路右下半桥为第四IGBT,所述调压调功部分电路的正负极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抗器和第二电抗器接向逆变电路。
所述整流桥的每一条桥臂都是由两个二极管依次串联而成,整流桥的二极管的正极朝向本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整流桥的正负极输出端再并联一个滤波电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在整流桥和逆变电路之间加入了调压调功部分电路,因为调压调功电路中的各功率器件几乎都是运行在软开关的状态,所以开关损耗小,电磁干扰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调压调功部分电路具有调功相应快、输出波形好、功率因素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有源缓冲软开关调功电路,依次包括整流桥1、调压调功部分电路2以及逆变电路3,调压调功部分电路2依次包括并联接在正负极输出端的并联支路、接在负极输出端的主IGBT4以及并联接在正负极输出端的二极管a5,并联支路包括辅IGBT6、二极管b7以及二极管c8,负极输出端接向辅IGBT6的负极,辅IGBT6的正极接向二极管b7的正极,二极管b7的负极接向二极管c8的正极,二极管c8的负极接向正极输出端,二极管a5的正极和二极管c8的正极之前并联一个第一电容9,二极管b7的正极和二极管c8的正极之前并联一个电感10,主IGBT4并联一个第二电容11。
对本实用新型的整流桥和逆变电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双鸣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双鸣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鼠标
- 下一篇:智能车自主驾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