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式堵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982.2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原;李纪明;张瑞学;雷振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中原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43/2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堵塞 | ||
1.可控式堵塞器,它包括主体(1)、捞杆(2)和凸轮机构(3),其特征在于:主体(1)内捞杆(2)的下方设有上端与捞杆(2)下端轴向滑动配合并可以随捞杆(2)一起转动的芯杆(4),芯杆(4)外壁上设有一段与主体(1)内壁上的内螺纹(11)相配合的外螺纹(41)、使芯杆(4)被捞杆(2)带动转动时可以在主体(1)内上下轴向移动实现调流,芯杆(4)上套装有上端顶压在主体(1)上、下端顶压在芯杆(4)上的芯杆复位压簧(42);芯杆(4)下方的主体(1)内壁上安装有内壁与芯杆(4)下端外壁滑动密封配合的球座(5),主体(1)内球座(5)下方设有凡尔球(6),主体(1)内凡尔球(6)下方设有上端顶压在凡尔球(6)上、下端顶压在主体(1)上的凡尔球压簧(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杆(2)轴向滑动安装在主体(1)的上端,捞杆(2)位于主体(1)内的中部套装有上端顶压在主体(1)上、下端顶压在捞杆(2)上的捞杆压簧(21),捞杆(2)可以在主体(1)内被上提压缩捞杆压簧(21)向上滑动;凸轮机构(3)位于捞杆(2)下方铰接在主体(1)上受捞杆(2)限位、在捞杆(2)位于最下端时收拢在主体(1)内、在捞杆(2)被上提时凸轮机构(3)转动突出到主体(1)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杆(2)上捞头(22)与主体(1)上端面之间设有卡在捞头(22)与主体(1)上端面之间、侧部开口并从捞杆(2)侧部套装在捞杆(2)上、通过销轴(23)安装在捞杆(2)上的定位块(2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杆(2)的下端滑动套装有捞杆套(25),捞杆压簧(21)的下端套装在捞杆套(25)的上端并顶压在捞杆套(25)外环台的上端面上,捞杆套(25)上套装有固定在主体(1)内的定位套(12),定位套(12)下端的内环台的上端面从下向上卡在捞杆套(25)外环台的下端面上限制捞杆套(25)向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3)下方设有套装在芯杆(4)上、滑动安装在主体(1)内、下端面与芯杆(4)相卡接的隔套(43),芯杆复位压簧(42)套装在隔套(43)上、其下端顶压在隔套(43)下端外环台上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4)下端封闭,芯杆(4)下端面上方芯杆(4)的侧壁上设有下端位置窄、下端上方位置宽的轴向条孔,芯杆(4)在主体(1)内向下移动时条孔露出球座(5)下端面的部分逐渐变大起到调流作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从上向下顺次通过螺纹相连的螺塞(13)、上主体(14)、下主体(15)、散液套(16)和防砂帽(17)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3)由凸轮(31)和扭簧构成,凸轮(31)铰接在上主体(14)上的凸轮轴(18)上、扭簧一端卡在上主体(14)上、一端卡在凸轮(31)上套装在凸轮轴上(18)。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与芯杆(4)上的外螺纹(41)相配合的内螺纹(11)设于下主体(15)的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式堵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液套(16)的侧壁上设有与芯杆(4)侧壁上的条孔转动配合的周向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中原,未经马中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9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磨床手轮与轮轴的防滑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直通接头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