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返修扩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986.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9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波;张传健;宋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5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返修 扩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的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返修扩口机。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系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目前,铝质装配式水散热器的芯体制造工艺已经被行业内所认同和推广。其工作原理很简单,主要是通过胀管和扩口来完成的。即按设计要求把已经成型好的一组铝翅片用一组铝管将它们穿起来,放在已调试好的胀管机内,由一组胀杆和胀头对每一根水管实施全程的扩胀。使铝翅片上的孔与铝管之间的间隙配合转变成过盈配合,形成牢固的散热器芯体单元。再在两端装配上主片组件(低碳钢主片和胶垫),放入扩口机内对管子进行扩口形成有机的整体。
上述过程是正常的批量生产散热器芯体的过程,往往由于各种异常因素会发生产品质量的不良而导致芯体的返修或直至报废。如单根铝管的孔洞、胀管扩管的变形使管子开裂等。这种情况下损坏的铝管是不可能拉出来的,传统的办法是在不影响散热性能和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将管子两端与主片接触的部位切割掉,用直径小于原管子内径的铝管放入其内,再在管子两端缠绕少许生胶带与完好的管头胀接实行硬密封,达到返修的目的。通过上述方法返修的产品在出厂时虽然经过严格的气密性检验而不泄漏,由于是铝管与接头之间是硬密封,中间加垫了生胶带,使产品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可靠性差,产品易出现泄漏。
目前,采用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利用胀管装置将损坏的铝管胀大内径,使其内径达到能穿入原铝管的程度,穿新的铝管,再将新的铝管两端扩孔固定。由于损坏的铝管是单个或几个,而加工时使用的扩孔机是一组胀管从铝管的一端穿入,使铝管与翅片达到过盈配合,利用加工时使用的扩口机对修复时穿入的新铝管扩孔固定显然是不适用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了现有的散热器芯体在返修时新铝管固定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返修扩口机,该散热器返修扩口机能够将修复后穿入的新铝管两端内径胀大,使穿进新的铝管胀管后与原有损坏的铝管之间过盈配合固定,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器返修扩口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工作台、前顶座和后顶座,前顶座和后顶座上分别设有同轴线的胀头,前顶座位于机架的一端,前顶座和后顶座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前顶座和后顶座中至少一个上设有使胀头轴向伸缩的装置。
所述的机架上沿胀头的轴向方向设有滑槽,后顶座置于滑槽上且能沿滑槽移动。
所述的轴向伸缩的装置由手轮、丝杠及丝母座组成,丝杠的一端与手轮相连且与丝母座相适配,丝母座固定在机架上,丝杠的另一端与后顶座上的胀头相连。
所述的后顶座上设有滑块,滑块能够沿后顶座沿胀头轴向滑动,胀头固定在滑块上,丝杠与滑块之间滑卡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将穿好新铝管的散热器芯体放置在工作台上,新铝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前顶座和后顶座上的胀头,通过轴向伸缩的装置使胀头从新铝管的一端顶入,新铝管在其两端的胀头作用下,内径扩大并与损坏的铝管内壁达到过盈配合,实现对新铝管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器的芯体通过本装置胀管后,各铝管的管径一致,各铝管与管头胀接统一,产品不会出现泄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工作台,3-前顶座,4-后顶座,5-胀头,6-滑槽,7-手轮,8-丝杠,9-丝母座,1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散热器返修扩口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工作台2、前顶座3和后顶座4,前顶座3和后顶座4上分别设有同轴线的胀头5,前顶座3位于机架1的一端,前顶座3和后顶座4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前顶座3和后顶座4中至少一个上设有使胀头5轴向伸缩的装置。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穿好新铝管的散热器芯体放置在工作台上,新铝管的两端分别对应前顶座3和后顶座4上的胀头5,通过轴向伸缩的装置使胀头5从新铝管的一端顶入,新铝管在其两端的胀头5作用下,内径扩大并与损坏的铝管内壁达到过盈配合,实现对新铝管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器的芯体通过本装置胀管后,各铝管的管径一致,各铝管与管头胀接统一,产品不会出现泄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所述的机架1上沿胀头5的轴向方向设有滑槽6,后顶座4置于滑槽6上且能沿滑槽6移动。后顶座4的两侧设置固定螺栓,后顶座4调好位置后通过螺栓与机架1之间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轴瓦材料的导位虎口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滑套孔的加工装置